眼看著年關近了,臘月二十三一眨眼就到了。
大街小巷紅彤彤的年貨都上市了,紅色對聯,紅色的年畫,紅紅的紅包,紅紅火火一個新年。
記憶中每到二十三就是外爺的生日,我們都要從各個地方趕到外婆家給外爺過生日。外爺今年八十八歲了,精神很好,就是耳朵聽不見了。每天依然讀報看書學習,關心國家大事。外爺是個會計寫一手好字,賬做的很好。我們都很愛他。
家父早逝,在外爺的幫助下我們姐弟才長大成人,我上學的學費多一半都是外爺出的。老人以前總是幫助我們,現在我們要去關心他,讓他幸福安度晚年。記得好多次一家人圍著飯桌前給老人在臘月二十三過生日,笑聲一片。今年一定也要故。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或寺廟、道觀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后逐漸演化為“二十三,過小年”的說法。
記得我們這兒風俗每到二十三烙坨坨饃,祭灶送灶王爺,每年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祭灶、送灶神、送灶王,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我們也是這個意思,祈禱一切平安。
從古到今,從外爺到我們,到我們的孩子,大家都很淳樸,善良,臘月二十三每年有之,每年都不一般,這就是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