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這兩天迷上了“養(yǎng)蛙游戲”整體在我面前炫耀。她家的蛙兒子又去了那里,又帶回來了什么土特產(chǎn)。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款養(yǎng)青蛙去旅行的游戲,你打開游戲,給青蛙準備好錢。它根據(jù)你給它準備的錢選擇旅行目的地,然后就出門玩去啦。中途給你發(fā)個明信片,帶點土特產(chǎn)之類的。又簡單,又輕松,養(yǎng)著養(yǎng)著,養(yǎng)出感情了。你就如同一個送蛙出遠門的老母親,等著蛙兒子給自己寄回來的只言片語,簡直就是望眼欲穿。
號稱“佛系游戲”,我卻玩的淚流滿面。我想我的親兒子啦。我和老公都是全職,孩子原來由老人帶,十月份妹妹也生了娃,她要回老家照顧妹妹,所以把兒子一起帶回去了。三個月的時間里我回去N次看他,他也回來過了一次元旦。
只是小小少年的心思太敏感,我昨天開車回家的路上打電話給我,問我,媽媽你在干什么?我回道,在開車。他一聲歡呼,媽媽你回來啦!你一會就回到家了是不是。我只能趕緊說,媽媽過兩天才能回來,現(xiàn)在回不來。他在電話那頭,開始發(fā)脾氣,就要你現(xiàn)在回來嘛。哼哼唧唧的小奶音,聽的我甚是心酸。
前段時間被陳嵐老師的演講視頻《一代人的鄉(xiāng)愁》深深打動,她說,老人是我們的過去,孩子是我們的未來,當我們失了自己的過去和未來,那么我是誰?
年輕的時候拼命的想要離開父母的身邊,走的遠遠的。沒有人管,自己多自由自在。有了孩子之后,突然就明白了當父母的心情。那種又忐忑又珍愛的感情,是任何東西都沒有辦法比擬的。一代一代,父母把這珍貴的感情給了我們,我們又把它傳給了自己的孩子。而這份感情讓我們明白,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
我們在大城市打拼、賺錢,期待著能給父母、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很多人都想即能兼顧家庭又能處理好工作。但現(xiàn)實往往殘酷,我們只能一邊在內(nèi)心不斷的掙扎,一邊又要放開緊緊牽著他們的手。這樣的無奈和心酸又有多少人能懂?
養(yǎng)個蛙兒子,它不用你操心任何的事情。只需要準備好四葉草和食物就可以。養(yǎng)個親兒子,只有經(jīng)濟基礎是最重要的嗎?不是,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知道陪伴的重要性,所以我會連夜趕回老家陪孩子過一個周末。也愿意即使一個人也要在三月份把他接到我身邊上幼兒園。
那些沒有辦法陪在孩子身邊的父母,請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努力的賺錢,讓自己能夠早日回到孩子身邊。
我相信當你為了孩子而努力的時候,動力是無窮的。也請你照顧好自己,你會是孩子和父母最大的希望和牽絆。生活不在未來,在當下。請你把握好當下,讓孩子的未來能有你更多的愛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