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風云
我猜想,母親童年時代受的教育就是:索愛是自私的,愛自己也是自私的。環境和周邊的人告訴她,她不值得被愛。偶爾得到一點關愛,必定帶著附加條件。
這樣的人長大以后,她們愛孩子卻很少流露出來,把愛壓在心里,也不許孩子愛自己——因為不能讓孩子養成“自私”的習慣。
其實愛是一種能量的流動。不敢愛讓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能量被壓制不流動;不敢愛自己連自身的能量也被凍結了。
在這樣的教育和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終生都有匱乏感,無論多少物質,都不可能彌補。
一個人一旦認識到應該無條件愛自己,而且有能力愛自己,那么所有的匱乏感都消失了。人可以變得從未有過的生機勃勃。
? ? ? ? ? ? ? ? ? ? ? ? 2019.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