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人在抱怨,現在越來越不會溝通了?見到陌生人不會開口;朋友聚會經常冷場;跟同事聊著聊著就沒話了。現在的溝通,為何就那么難呢?
人只要活在這個世界,每天都離不開與人溝通。你一天不說話,你會悶得荒,三天不說話,你會悶出病來;別不信,長期不開口的人真的容易得病的。所以溝通不僅是一項技能,更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品”。其實很多人覺得溝通無非就是說話,這個從小就會,但是我們依然會被溝通困擾,這是因為我們沒能弄清溝通的本質。
溝通的本質
溝通的本質是兩個人以上,其中一方發起,通過對話刺激,在引起另一方反饋的,才能形成溝通。
例子1:有時候一群人聊天,其中有一個人喋喋不休地說了一大堆,把自己的觀點想法嘮個沒完,而其他人聽著聽著就各自拿起了手機,這樣的場景應該熟悉吧?這就是無效溝通的一個場景,有的人拼命表現自己,而其他人則是沒有存在感,這樣的溝通,沒辦法形成回饋。
例子2:中午的時候和同事一起吃飯,同事有事情想跟你商量。可是她從開始吃到吃好,竟然還沒把想說的事情說清楚,你也聽的一頭霧水,結果又得浪費午休的時間聽她繼續扯。這同樣也是一種失敗的溝通方式,因為如果你說了一堆,對方還沒搞清楚你的意圖,那么就是你的語言含有太多沒用的信息,對方慢慢被你聊崩潰。
所以,要避免這些無效的溝通,我們得先明白一個邏輯:溝通,是有目的性,然后我們要把事情說清楚,讓對方聽明白。這樣才是有效溝通的關鍵。
這里咱們可以拆解下,溝通的目的性有很多種,比如大家認同你,社交活動需要,跟家人朋友相處等等。有了目的之后,我們就可以進入溝通的環節。
第一句話如何說?
相信很多人都會困惑,就是和陌生人,第一句話如何開口?這第一句話可是奠定整個溝通過程的基礎,要是第一句話沒說好,印象可就打折扣咯。正常情況下,跟陌生人搭訕要跟現場的環境或事件有關。
比如在公交車上遇到一個女生,你想上去搭訕,這時候你如果直接就說,嗨!你的微信號多少?估計女生一下子躲老遠,把你當色狼。
其實你可以這樣,走過去問她,現在幾點了?一般是不會拒絕你的,除非你的表情很欠揍。然后呢,等待回應。如果對方回應是友好或是帶著微笑的,你就可以繼續下一個話題,你到哪個站呢?然后慢慢地拉近距離,當然如果她下個站就下車了,那你還是拿不到人家的微信號的。
可以看出開啟溝通第一句話的關鍵點有:根據現場環境和事件找話題,然后觀察對方的反應,最主要的就是要大膽地說。這里還有一個地方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的,就是我們溝通前的準備。
第一個是形象問題,如果穿著太邋遢,或者表現太猥瑣,恐怕沒人會搭理你的。其次是我們的聲音,語音和語調的掌控對聊天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你可以留意下身邊的聊天高手,聲音都是洪亮而清晰。然后是我們的面部表情,眼神關注對方,面帶微笑。這樣對方可以感受到我們的關注,就會準備跟我們搭話了。
初次聊天的注意細節
開始了第一句聊天,我們就會和其他人產生了連接,這個時候會出現聊著就發現你們有共同話題耶,這時你們就迅速建立了熟悉感,有了共鳴。像女人愛戀韓劇、美食、化妝品,男人則喜歡汽車、足球、電競;由于有共同話題,雙方找到一個依托點,并在不斷地聊天中加深彼此印象,為接下來的交往做鋪墊。
在這里有幾個細節要注意,第一個就是初次見面,不要問太多隱私或私人的問題,人家跟你又不熟,問得好尷尬的!第二個是不要評價或抱怨他人,人家不了解你,你沒事議論別人,人家會怎么看你?第三就是適可而止,對方只是想打下招呼而已,而你巴拉巴拉說一堆,人家回頭看見你都躲老遠!這幾個切記哦!
說了這些初次溝通的問題和細節,希望能幫助大家理順下溝通的目的和邏輯,跟大家一起來分享和探討,一起營造愉快的溝通氛圍,認識更多有趣的伙伴。以后在遇到第一次見面的朋友,你會開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