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時候的名將張飛是個脾氣暴躁的人。
每次喝醉酒以后,就喜歡胡亂發脾氣,經常鞭打自己的部下出氣。
一開始,因為有關羽和劉備的提醒,張飛對自己的臭脾氣有所約束,也沒有引發什么極端事件。
但是后來關羽死了,劉備太忙,張飛的人生也危機四伏了。
一次,他接到劉備讓他討伐東吳的詔令,就讓自己的屬下范疆和張達三日內,完成全軍出戰的籌備任務。
沒想到,范疆和張達稍有質疑,想要寬限時間,就引發了張飛的怒氣。
他將兩人綁在樹上,各抽50鞭,還揚言完不成任務就要部下的命。
忍耐有限度,范疆和張達倆人一合計,張飛打罵也不是頭一回了,橫豎是死,不如先下手為強,自己找生路。
于是趁張飛醉酒熟睡的時候,割了張飛的項上人頭,投奔了東吳。
任何事情都有反噬,壞脾氣引發的心理積怨也是,忍一時,卻未必忍一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沒有人永遠不發脾氣。
然而過于自我,角度偏執,心懷抱怨無休止,總有一天會讓世界失去對你的耐性。
或早或晚,怒氣會反彈,最后可能讓人自食其果,人生萬丈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