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到一則新聞“地鐵上年輕女孩沒讓座 大叔連罵3站路”,想起來了前段時間一孕婦因無人讓座阻止地鐵啟動的報道,一時心里感覺很復雜。
我不知道這是怎么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有“尊老愛幼,幫助弱小”的言論,可道德畢竟不是法律,不是強制要求,不是必做之事。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所以我會珍惜所有對我好的人,會感恩所有的關心、幫助,因為誰都不欠你的。可為什么那么多人會把別人的幫忙當成理所當然,甚至因為別人沒有幫你,就成了壞人呢?
尊老愛幼,也是對值得尊敬之人吧,說到底你只是路人,憑什么要求別人要無私幫助你,看你上車立馬奉為上賓、請你入座?
一部電影《搜索》,把讓座事件升級化,因為女主剛得知自己身患癌癥,將不久于世,心情不好,所以沒有給旁邊的老人讓座,被一實習記者拍到,在新聞上被放大化播放,導致女主幾乎被“人肉”,想安靜的走完最后一程都不行,最終自殺。
可放大化的事件并沒有引起太多關注,唏噓之后還是有好多人把“讓座”當成理所應當。是啊,現實中確實沒那么巧,你旁邊年輕力壯有位置的小伙子小姑娘正好患了絕癥。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也許人家剛出去旅游回來,因為路不熟,步行很遠,腳上磨了好多泡?
也許小姑娘做兼職促銷,穿著高跟鞋站了一天?
也許人家剛失戀心情不好,在平復情緒?
當然,也許只是不想讓,但那又如何?畢竟也有先來后到嘛。
我不是說大家不讓座位是對的,如果你精力充沛,站一會兒讓給一些需要作為的人,可以讓社會多一些溫情。只是認為不該那么理直氣壯的要求別人讓座給自己。
又想起來了“我弱我有理”言論。“因為我年老體衰,沒有你身體素質好,你就該給我讓位”——可是大家都知道站著很累,跟你非親非故,為什么要犧牲自己的舒服讓自己受累呢?
“你家是女兒,又不用買房,要那么多錢干嘛啊,就該借給我給我家兒子買房”——可是你忘了人家的錢也是辛苦掙來的。
“你家住別墅,出去吃頓飯比我家一個月生活費都高,你就該接濟我們”——可是人家生活質量高跟你又有什么關系,是因為你的幫助生活質量才高的嗎?
“老板讓做個文件,我不會做,你幫我做了唄,反正也很簡單”——腦力勞動不掏錢啊?我苦兮兮的學習摸索時你說學校沒要求,還不如多睡會美容覺,現在我會了就該任勞任怨幫你做是吧?誰讓你不會呢,呵~
真不知道有些人是怎么想的,自己不努力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還一副受害者的表情,好像全世界都欠了他,可是誰不是赤手空拳來到世界上去打拼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呢?
某些人又會說了“人家爸爸有本事、有資源,剛出生路就被鋪好了,哪像我們,凡事都得自己操心”……
對此我保持沉默,只想說:有抱怨的功夫你多學點東西,過得肯定會比現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