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了五類,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任何一種需要得到滿足,我們就會產生相應的幸福感。在滿足了較低層次的需要、獲得了較低層次的幸福感以后,我們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追求更高層次的幸福。
? ? ? ?下面就結合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簡單談一談什么是幸福。
? ? ? ?一、生理需要
? ? ? ?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主要是: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什么時間最適合做什么事)等。
? ? ? ?我們在呼吸時有潔凈的空氣,渴了有水喝,餓了有飯吃,瞌睡了能睡一覺,冷了熱了有暖氣空調,這就是幸福。
? ? ? ?二、安全需要
? ? ?主要是: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財產安全、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等。
? ? ? ?我們有了安全感、有了健康的身心、有了穩定的職業,有了雖不算多但也還過得去的穩定的工資,這也是幸福。
? ? ? ?三、社交需要
? ? ? ?主要是:友情、親情、愛情等。
? ?人這一輩子,有3、5個知己,有和睦的家庭,有一個愛你的和你愛的人,這也是幸福。
? ? ? ?四、尊重需要
? ? ? ?主要有: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等。
? ? ?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自尊)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工作、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
? ? ? ?受人尊敬(包括學生、家長、同事、親朋、領導),有尊嚴、有價值地工作和生活,這也是幸福。
? ? ? ?五、自我實現需要
? ? ? ?主要有:道德、創造力、自覺性、問題解決能力、公正度、接受現實能力等。
? ? ?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最大程度地發揮個人能力,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于獨立處事,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干稱職的工作,努力開發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優秀,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這是終極的最大的幸福。
? ? ? ?作為教師,我們的職業幸福就是來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這也許正是所謂天長地久的幸福吧!雖然,我們之中有一部分人在從教之初,甚至直到今天,還對自己的職業不感興趣,那么,我的建議是,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去選擇你喜歡的職業。但是,在你獲得心儀的工作之前,一定要把本職工作做好,這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還要把鐘撞響。如果在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的情況下,我們不妨試著去適應、去喜歡、直至去熱愛教師這個職業,把教師這個職業當做自己的事業,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畢生的精力。
? ? ?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不是做一個帶病上課,起早貪黑,不顧家人,一心工作的殉道者。而應做一個懂得享受生活的平凡者。享受健康,享受業余生活,享受家庭的美滿,享受孩子的歡樂,享受父母的嘮叨,享受節假日一家人的其樂融融。一個真正會享受生活的人,擁有感受幸福能力的人,才是一個幸福的人。
? ? ? ?創造幸福,追求幸福,感受幸福,收獲幸福,我們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