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這篇文章的題目,就讓人產生了好奇心,你和頭等艙差的不只是錢,那還有什么呢?
作者開頭講述了,自己狼狽不堪趕飛機的故事,進而引出了感慨:他和頭等艙差的不只是錢,是觀念,是思維。這就是本文主要想表達的論點。
這件事引發了作者的思考,以自己目前的收入,完全坐得起頭等艙,而且明明知道時間寶貴,但為什么從來沒有想過,買頭等艙節省時間,既享受舒適,還順便能完成一點工作。
作者意識到,自己雖然收入升級了,但是消費觀念還沒有完全升級。或只升級到了初步階段,還停在原來一年賺10萬的思維。
很多時候時候,觀念的轉變,甚至比收入都難。
大部分老一輩人過慣了苦日子,在生活條件改善后,依然保持著節儉的習慣,以至于家里會囤積非常多舊物。這倒不會造成多大的損失,要命的是,一個人如擁有牢籠般的思維,打死都不愿出來,用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影響就大了。人際關系,職業發展,幸福感,都會受到限制。
一個人不能在同一個狀態下待太久,這樣就不會發生裂變,不會有大突破。
如何沖破思維的框架,環境的改變,收入的高低,職場的變化,都會對人有沖擊。一個人如果善于反思,能夠經常顛覆以前的思維,是一件好事。
作者認為,先完成原始財富的積累,當發展到一定規模,不能慢,要有速度。對此,我很認可,有了資本,時間就是金錢。可以算一下經濟成本,坐頭等艙雖然花的錢多,但省下的時間可以創造財富。而且舒適感的享受也是一種自信的體現,是你值得擁有的感覺。
常有人說,現在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是事。說這話,倒不是因為錢多撐的,也視情況而定。我的理解是,凡事能簡單就簡單的一種處事方式。省下來的是寶貴的時間,不把自己陷入各種糾纏中的輕松。
其實,觀念思維的改變,說的也就是一個人的格局,格局高了,視野開闊,會遇見更多機會,創造更多可能性,生活會更有品質。
這篇爆款文章,閱讀量過10萬,點贊7020,打賞457。平常讀文章很少去注意到這些,如果我是作者,成就感一定爆棚。
對于這篇文章,我嘗試從兩個角度去學習。
一是學習作者如何寫作?
首先,文章標題起的好,一句話點明主旨,卻好像沒說完,成功勾引讀者點擊閱讀。
其次,內容方面,開頭先寫一個故事,由此引發思考,引出觀點:和頭等艙差的不只是錢,是思維的轉變。接著從三個方面闡述,基本是層層遞進的關系。改變觀念難,如何打破思維框架,要保持發展速度。結尾,用事例比較,向優秀的人學習,去年的我,今年的我,已然不同。作者的改變對讀者是一種激勵。
二是閱讀文章給我的啟示。隨著經濟好轉,人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同步增長和更新,比如觀念、思維、視野,以及更多。
平時可以經常檢驗自己這些東西,有哪些需要摒棄,有哪些應該調整,多一些覺察,多一些思考,敢于突破自我。不固守,不刻板,靈活做事,既高效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