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得到APP上的《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上講到的標桿管理,企業要找企業的標桿,個人要找個人的標桿。我不禁在想我的標桿人物是誰?
有一天在一個微信群里偶然看到一篇文章《上師蔡志忠:每個人都能夠厲害一百倍:只是你不相信》,很好奇,就點開去看,發現寫的是關于蔡志忠的一些介紹。之前我對于蔡志忠的了解,只停留在他是臺灣的一位漫畫家上,現在才知道他有這么多身份:世界橋牌亞洲杯冠軍、精通數學和物理、還挑戰了愛因斯坦的狹隘相對論的時間理論,并宣稱能夠用101種方法證明這個理論是錯誤的。他,真是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存在。
然后我開始在網上搜索他的一些信息,找到了梁冬訪談蔡志忠的視頻節目,一共4期全部看完了。覺得還不夠,又找到了他與太安精英青年私塾的同學在杭州徑山寺的交流錄音文稿看。
從他的這些資料中,我收獲良多,做了如下的記錄:
1.任何厲害的人,從小就開始想通,這輩子要拿什麼刷子混飯吃,及早就把刷子選好。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把它做到極致,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我們來這輩子,不是要去換人民幣,是要來完成自己的夢想,走自己的路,其他都不值得。
3.一朵花可以開,樹可以長,杯子可以裝水,這就是功;把它(自己的事)做到最好就是德。雨會飄,水會流,風會吹,樹會長,花會開,時鐘會走,這就是功,把它做到最好,就是德。
4.生命的實相就是當下。我們只能把每個當下當作生命的微分,就像每個當下是你生命的切片。用這樣的態度,你會馬上感受到有什麼不一樣。那就是生命的實相。
5.當你把每一個剎那當作時間切片來生活,你就會非常感恩。
6.這不是毅力,是瘋了。太喜歡做喜歡做的事了。
7.所謂無相,就是沒有站在自己的立場,分別眼前情境好壞。
8.行為最高準則的人,使用他的心像鏡子一樣,不期待,不追悔,事情來了完全反映,事情過了恢復成空,照一百萬次也不會裂開。就算破到只剩一點點,或者葬了,蒙了塵,它用能照的那個部份,還是能照出完全的情境。照大便不覺得臭,不覺得丑;照花不覺得香,不覺得美。我們的心要像鏡子一模一樣。
9.面對任何,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去反應,而是如實地過著每一刻。100%投入,心像鏡子一樣。然后就可以體會到,其實生命不需要那麼多。
10.人生這麼大的旅程,99%人卻不知道他們的目的地是什麼。厲害的人很早就非常確定他們的目的地,然后一心朝向那個地方走。
11.在做的過程中,如果你做出來的比期待的好,就會更好,比期待的快,就會更快。這也要自我要求,比期待的壞,你后來會做不下去。比期待的慢,會越做越慢,最后放棄。要有自我要求。
12.如果做到第一點,選擇自己喜歡的,最拿手的,然后做到極致;第二點,越做越快,越做越好,你就達到第三點:品質最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這樣就沒有敵手了,敵手都死光了。用這樣的方法,沒有什麼不能達成的。
13.努力,不會達到最好的結果,所以要倒過來,一定要先想你要達成什麼目的,然后想需要什麼條件,然后設計一條路去達成這個目的。
14.所有的宗教都是在教人家好的,目的是讓一個人無論遇見什麼樣的情境,都能夠身心安頓。
15.一般人境界很低的時候,會覺得都不太一樣,就好像在山腳下,看到很多不一樣;當他到了半山腰,看到是一樣的,很多不太一樣;當他到了山頂,幾乎所有人看到的那邊都一樣。分別只是他的眼力不一樣而已。
16.作為自己,已經做到止于至善,當我們跟別人在一起,要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
從這些記錄中,我認真地去思考他的話。
厲害的人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很早就確定了自己的目標,然后就一直向這個方向前進,所以才有所謂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即時你是在后來才發現自己的興趣點,但如果你的足夠專足夠深,如蔡志忠般花10年閉關去學習物理和數學,也能有一定的成績。
但最怕的是沒有找到目標,整天茫茫然不知道該做什么,白白浪費了光限。對于沒有找到自己此生目標的人,還是要去不斷的嘗試,來確定自己的真愛。
我聽他的演講,印象深刻的還有,你其實可以成為你自己的老師,如果你看的書比你的老師還多,那可能你知道的東西比TA還多,由些可見,你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你自己的老師。
所以在你確定的目標上,深入的專研+獨立的思考,做你自己的老師,這也許就是蔡志忠的成功之道。
于是,我目前的標桿人物就成了他。
不知,你可有你的標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