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公號“艾科思科學教育”
艾科思科學教育
一個真正做項目的科學教育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工程師一樣解決問題
原生家庭重要嗎?很多家長都會給出肯定的答案。但重要在哪?
1.“原生家庭”進入公眾視線
這段時間,關于教育最熱的一個話題,莫過于“寒門難出貴子”。與這個話題相呼應衍生出來的話題就更多了——全民富二代,素質教育就是拼爹教育等等,都與原生家庭對孩子的重要性有關。再細分一點,應該說原生家庭的money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沒錯,原生家庭的確重要,它是孩子最初接觸到的環境,對孩子價值觀的形成有著最直接的影響。
2.“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在于提供支持孩子的家庭環境
重要在哪?有人說能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和教育水平,你看,不是連高考狀元都出來說了嗎?現在的狀元都是家里又好又厲害的。
可是,人家狀元的話,你聽完了嗎?
他說的“好”,不是有錢能讓自己課后去名師補習班,假期去國外夏令營,而是“有良好的家庭氛圍”, 比如家長的教育理念,生活環境,能提供的視野能力的支持。
馬化騰14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一咬牙用自己4個月的工資給兒子買了一臺天文望遠鏡,這臺望遠鏡被收錄到《騰訊傳》里,并被作者吳曉波賦予了象征意義 ---它象征著一個父親對孩子興趣的支持和培養。
除此之外,馬化騰家從小一直訂閱的雜志就是《天文學愛好者》,這本雜志在80年代的中國,訂閱人數屈指可數。馬化騰沒有出生在大富之家,但他的父親在盡力給他創造一個精神富裕且自由的環境。只有一個向往未知、向往未來的家庭,才能培養出一個預見未來、贏在未來的孩子。
這,才是原生家庭對孩子最大的影響。
反觀現實,很多家庭為了房屋裝修風格的美觀,家里連個像樣的書架也沒有;家長一邊要求孩子好好學習,一邊只顧玩手機逛淘寶,最近看過的書就是各類消遣雜志。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哪怕父母再有錢,我想孩子也很難對學習產生真正的興趣。
3.不要過于功利地看待“原生家庭”
其實歸根到底,原生家庭的種種,都是孩子成長發展的外因,對孩子的未來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孩子的基因。而基因在精卵結合的一瞬間就被決定了,無法改變。
難道,我們就要因此放棄對孩子的教育了嗎?
不是的,正是因為如此,才要更加努力。就像對玉石的雕刻,原材料的確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工匠的細心打磨可能會讓一塊普通的玉石登上精美的展柜,一塊上等的玉石則能因此成為諸侯相爭的對象(和氏璧)。作為家長和教育者,我們需要為孩子營造更好的家庭環境,學習環境和社交環境,讓孩子的基因發揮出最大的潛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勇于探索、對社會有益的成年人。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嘴里念叨著原生家庭,只知道砸錢,把付出和回報做成了KPI。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花得起時間、用上心思、一點一滴的灌溉,孩子才能有一個真正幸福未來。
艾科思致力于為孩子創造獨立思考的空間,提供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專業且有愛的引導者,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