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Vincent
AI前線出品| ID:ai-front
前線導語:“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一起來回顧下這周 AI 圈的大事兒吧”!
內容導讀:
1、科技部公布首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
2、亞馬遜宣布 MXNet 支持 ONNX,TensorFlow 是否會支持仍然未知
3、百度在京舉辦世界大會,發布智能音箱刷爆朋友圈
4、特斯拉舉辦新品發布會,電動卡車與超跑驚艷亮相
5、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制作出會空翻的機器人
6、谷歌透露新項目,要讓 AI 自行創造 AI
7、柯潔終結 41 連勝圍棋 AI,稱其實力遠超初代 AlphaGo
科技部公布首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
11 月 15 日,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并公布了首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來支持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戰略。名單如下:
依托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設城市大腦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依托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依托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智能語音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今年 7 月 20 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設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和線路圖:到 2020 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術標準、服務體系和產業生態鏈,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 1500 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 1 萬億元。
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在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重大項目實施上,要強化企業主體和市場主導,突出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和行業產品標準制定中的主體作用,要大規模推進人工智能創新應用,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領帶動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
新聞來源
http://tech.sina.com.cn/roll/2017-11-18/doc-ifynwnty4198562.shtml
亞馬遜宣布 MXNet 支持 ONNX,TensorFlow 是否會支持仍然未知
11 月 16 日,亞馬遜官方 AI 技術博客上發布一條消息:Apache MXNet 將支持 Facebook 和微軟在幾個月前聯手打造的開放神經網絡交換格式 ONNX。
在幾個月以前我們對微軟和 Facebook 聯手締造的這一開放神經網絡進行了詳盡報道,詳見:
《微軟 Facebook 合作締造開放生態系統,聯手打造 ONNX 搶占 TensorFlow 灘頭》
這種神經網絡交換機制允許機器學習開發人員輕松在 PyTorch 與 Caffe2 之間進行模型轉換,從而顯著加快研究與產品化工作的實施速度。現在,亞馬遜也加入了這一陣營,也就意味著,使用 ONNX 的開發人員又多了一種可以自由切換使用的深度學習框架。
據 AI 前線了解,到目前為止,各方渠道都沒有關于谷歌的 TensorFlow 是否會加入 ONNX 的消息,我們將持續關注這一方面的消息。
關注并置頂 AI 前線公眾號(ID:ai-front),第一時間獲取來自 AI 前線的最新報道!
新聞來源
https://aws.amazon.com/cn/blogs/ai/announcing-onnx-support-for-apache-mxnet/
百度在京舉辦世界大會,發布智能音箱刷爆朋友圈
11 月 16 日,百度在北京舉辦一年一度的世界大會,百度在會上發布了手機百度 10.0 和全新人工智能硬件“raven H”等軟硬件產品。李彥宏指出,百度今年 7 月推出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Apollo 計劃,大大加速了無人車商業化進程,預計首批無人車的量產時間將從 2020 年提前至 2018 年。
AI 前線也在大會當天進行了詳細報道,并深挖百度智能硬件 raven H 背后的技術,為各位讀者進行了更為詳盡的技術報道,內容詳見:
《所有人都在評論新發布的智能音箱時,我們挖出了百度背后的這家瑞典小公司》
特斯拉舉辦新品發布會,電動卡車與超跑驚艷亮相
北京時間 11 月 17 日,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宣布該公司將推出電動半掛卡車 Tesla Semi 和跑車 Roadster。Semi 加速到 60 英里僅需 20 秒,充電一次行駛距離 300 或 500 英里,充電 30 分鐘可行駛 400 英里,這款產品將于 2019 年上市。Roadster 將于 2020 年上市,起售價 20 萬美元,預約 5 萬美元,加速到 60 英里僅需 1.9 秒,加速到 100 英里僅需 4.2 秒,最高時速超過 250 英里,行駛距離 620 英里。
據了解,特斯拉發布的這款卡車配備了特斯拉的半自動駕駛系統,讓車輛保持在車道內而不發生偏移,根據指令改變車道,并且可以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從一條高速公路轉到另一條高速公路。
此外,每輛卡車都安裝有車載網絡,可直接連接到車隊管理系統,以允許路徑規劃和遠程監管。
新聞來源
https://techcrunch.com/2017/11/16/tesla-unveils-the-new-roadster/?ncid=rss
https://techcrunch.com/2017/11/16/tesla-semi-has-the-technical-capability-to-convoy-today/?ncid=rss
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制作出會空翻的機器人
軟銀旗下的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于 11 月 17 日公布雙足行走機器人 Atlas 的新視頻,突出了機器人的直跳和平衡能力,在視頻最后 Atlas 表演了一個向后空翻 180 度平穩著陸的動作,機器人還做了一個慶祝的動作。根據官網的介紹,Atlas 高 1.5 米,重 75 kg,有效負荷 11 kg。
當然,成功之前是免不了經歷一番困難磨礪的,Atlas 在成功學會后空翻之前,也經常會這樣:
波士頓動力在 2013 年被谷歌收購,然而谷歌這幾年一直想著要把它賣出去,卻遲遲沒人接手,今年 6 月終于被日本軟銀公司正式收購了(具體價格未透露)。
新聞來源
https://techcrunch.com/2017/11/16/boston-dynamics-atlas-robot-is-a-parkour-master/
谷歌透露新項目,要讓 AI 自行創造 AI
紐約時報近日就刊登了一篇題為《Building A.I. That Can Build A.I.》的文章,向我們介紹了 Google AutoML 的一些情況。
在最近于硅谷和中國的演講中,Google 的大牛 Jeff Dean 著重介紹了 Google 的 AutoML 項目。AutoML,顧名思義,就是學習構建其他機器學習算法的機器學習算法,相當于讓 AI 學會自我“繁殖”、“進化”。
這次 AutoML 的宣布,意味著,Google 很可能很快就可以找到,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類智慧來創建人工智能的方法,這也是許多人相信的技術趨勢。不過,據估計,全世界只有一萬人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教育,有足夠的經驗和才能來建立復雜的,有時甚至是神秘的數學算法,以推動這種新的人工智能。
新聞來源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tech/670891.htm
柯潔終結 41 連勝圍棋 AI,稱其實力遠超初代 AlphaGo
人類 AI 圍棋之爭,還在繼續。今年 5 月底,人機圍棋大戰終極對決,最終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九段和 AlphaGo 的圍棋終極人機大戰以 0:3 完敗。賽后,柯潔在接受采訪時直言,AlphaGo 太完美,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
北京時間 11 月 18 日凌晨,柯潔發微博表示,自己在網上對弈時遇到了一個名為“符合預期”的 AI,對方實力十分強勁,應該已經遠超當時與李世石對弈的 AlphaGo。該 AI 在某圍棋平臺一舉拿下 41 連勝,最終被自己終結。
柯潔說:“一度覺得沒法繼續了的棋,很艱苦贏了下來... 若是當初第一個與 AlphaGo 對弈的人是我?結果到底會是如何?今夜未成眠... ”
前不久,《自然》雜志刊登了谷歌 DeepMind 團隊的新成果,名為 AlphaZero 的人工智能程序完全靠自我對弈學習下棋,不依賴人類圍棋經驗,僅訓練 3 天就戰勝了 AlphaGo Lee,比分 100:0,后者就是戰敗李世石的那套。
經過 40 天訓練后,Alpha Zero 又以 89:11 戰勝了 Alpha Master,即橫掃柯潔的那套。
消息曝光后,柯潔曾評價稱:“一個純凈、純粹自我學習的 AlphaGo 是最強的... 對于 alphago 的自我進步來講... 人類太多余了。”而今柯潔重新在圍棋領域戰勝了 AI,這套 AI 系統又是何方神圣呢?
-全文完-
人工智能已不再停留在大家的想象之中,各路大牛也都紛紛抓住這波風口,投入AI創業大潮。那么,2017年,到底都有哪些AI落地案例呢?機器學習、深度學習、NLP、圖像識別等技術又該如何用來解決業務問題?
2018年1月11-14日,AICon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上,一些大牛將首次分享AI在金融、電商、教育、外賣、搜索推薦、人臉識別、自動駕駛、語音交互等領域的最新落地案例,應該能學到不少東西。目前大會8折報名倒計時,更多精彩可點擊閱讀原文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