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做一個生態瓶》是同學們非常感興趣的一課,但是在前幾個班授課時沒有讓同學們提前準備材料,課堂只是讓學生設計了如何做一個生態瓶,然后課后再做生態瓶,在這一個環節完成以后很多同學動手的愿望已經十分強烈,沒有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了。認識到像這樣的實驗課,不能在課堂上光講理論型的東西,還是要結合實際操作,馬上做出了調整,在后面的幾個班,我提前讓同學們帶好了材料,由于可以自己動手操作,在整個課堂上,大多數同學都很專注,不過最后的活動評價還是有點倉促,時間的安排需要再調整,比如可以縮短導入時間。
第七課《改變生態瓶》是對上一課生態瓶制作的進一步研究,在學生認識生態系統這個概念并且設計制作生態瓶后,研究生物、非生物的數量變化對生態瓶的影響。整節課有三個實驗,但是在課堂上實驗效果并不明顯,在第一個減少水的實驗里,有很多小組的魚還是喜愛沉在水底不愿意浮出水面,得不到明顯的數據,可能是給的時間不夠,如果多觀察一段時間效果可能會比較明顯。增加小魚的數量,小魚浮出水面的的次數就要比較明顯了。課堂上安排三個實驗都做完,時間還是很緊湊,最后數據統計時,由于學生的數據有偏差,最后還是用的老師提供的數據得出結論,我給同學們留了課后繼續實驗繼續觀察的作業,其實也可以先不分析數據,讓同學們課后觀察記錄后,下節課再交流討論得出結論,這樣有利于鍛煉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兩節課實驗活動的課堂紀律還是讓我很頭疼,一活動就難以控制學生,這個方面還是需要多跟其他老師探討,吸取他們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