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
拖了太久才去看。上線之前的期待大部分是因為要去看加菲,但上映之后持續飆高的好評讓我覺得這是一部必須要看的電影。
個人覺得電影最出彩的地方之一是戰爭場面的刻畫。作為一部主題中有反戰成分的電影,它選擇直面戰場,且完全不避諱戰爭真正的殘酷性。傷口,火焰,殘肢,尸體,死亡。看的時候就想著能夠把戰爭場面做到這樣逼真確實功力強大。后來看到花絮:影片在澳大利亞拍攝,把一個農場炸毀塑造斷崖,所有戰壕溝壑全部1:1真實制作。所有戲份全部用的是實景拍攝,火燒日本士兵都是用特殊火焰直接噴燒真人。無怪乎能出這樣的效果。另外點線面的結合造就了震撼而不單一的戰爭場面。
關于加菲。如果說完全為了他去看這部電影,他的表現也配得上這樣的目的。一直覺得他是一個可塑性很強但存在鮮明特點的人。從TSN和超凡開始有了對他的可塑性的驚異。他很大的一個特點是少年感,電影開篇看著超清的這張臉就感嘆著一個83年的人為什么到現在依然保有著這么強大的少年感,這樣的感覺絕不僅僅是從臉上產生的,也許是演員本身性格上的特質。【他的眼睛,for god's sake,沒有人能對那樣一雙焦糖色的含著水的眼睛說不,至少我做不到。如果一定要給個形容的話,我能想到的就只是森林里純粹無辜而不諳世事的鹿。】他演出來了Desmond該有的那種天真,痛苦,忍耐,執著。全篇高潮部分他在鋼鋸嶺上一個個救人的那一段,他就成為了真正的Desmond。
看的時候全身跟著一起震顫,可見電影對觀眾同理心的激發把控很到位。Desmond的,不那么易于理解的執著也塑造得讓人能產生共鳴,這個過程很奇妙也很自然。
愛情線牽的很不錯,一見鐘情但避開了很多戰爭片中莫名其妙的愛情給人帶來的糟糕體驗,愛情線不僅是Desmond的精神支柱也成為了全片的一條溫暖的帶著甜味的線索。
如果說美中不足,大概依然是Desmond的主角光環。感覺上導演已經在盡量削弱他的主角光環,但畢竟歷史本身就是這樣具有傳奇色彩,所以個人認為問題也并不在劇情上。另外雖然充實有趣,但進入戰爭之前的前篇還是稍顯冗長。
脫離電影,談一談主題。信仰的力量,可以拯救一個人,更可以拯救無數人。這是一個在地獄中創造奇跡的故事,故事的源頭就是信仰。軍官說得對,信仰不足以保護國家結束戰爭,但足以完成一個人,和無數人的救贖。戰爭給個人,家庭,世界帶去的永遠都有無數的血與苦難,但人類從來學不會停止戰爭。
P.S.很慶幸作為一部R級電影它引進了,且刪減極少,它應該原原本本的展現在世界眼中,它生來為了給人帶來思考和震撼。
感謝Gibson,感謝加菲。
祝沖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