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多看書肯定是好事,但很多家長都很困惑,我們家孩子不愛看書啊,看動畫片能看一個多小時,可看書10分鐘就跑了,這可怎么辦?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確實有天生就愛看書的孩子,但家長不能硬逼著自家孩子看書,培養閱讀習慣是要循序漸進的。常青藤爸爸給我們介紹了這么幾個方法:
第一,讀書要盡早開始。孩子6、7個月大的時候,能坐穩了,就可以開始讀書給孩子聽了。你可能覺得,這么小的孩子能聽懂我讀的是什么嗎?其實這個時候,不是為了讓孩子聽懂,而是要把書和愉悅的感覺聯系起來。比如,你可以給孩子讀唐詩或者三字經,孩子能體會到中文的音韻之美,就能坐得住,以后也會更愿意看書。很多家長可能會發現,雖然孩子根本聽不懂,但是卻很愿意聽,聽的時候也會盯著書看。時間長了,提到“書”,孩子就會感覺很開心,自然就喜歡讀書了。
第二,書的選擇也很重要,家長一定要選那些符合孩子認知能力的書。有些育兒專家說,在孩子的眼里,書沒有簡單或者難的概念,給孩子讀什么都行。但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它只適用于機械記憶,比如背誦唐詩、三字經之類的。無論背的是什么,孩子自己都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讀書是涉及到認知理解的,一定要選跟孩子理解能力相近的書。你想啊,咱們上學的時候,聽課聽不懂還犯困呢,孩子當然也不愿意看一些看不懂的書。所以,剛開始給孩子選書,一定要選那些故事性比較弱,句子比較短,容易理解的書。如果有洞洞書、立體書之類,需要孩子動手的書那就更好了,這樣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第三,要限制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和內容。動畫片的聲光效果好,對孩子肯定有極強的吸引力。適當地看一些高質量的動畫片,對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是有一定幫助的。但是,現在已經有很多研究證明,看電視的時間太長,影響的不只是視力,更會減少孩子的詞匯量,縮短注意力的持續時間,甚至會造成他們長大后更富攻擊性。所以,這篇文章建議,3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個小時。而且家長可以給孩子多看英文的動畫片,因為孩子本身在日常生活里,使用中文的比例已經很大了,多看英文動畫片,也能讓他們從中學到點英語的表達方式。
另外,想讓孩子看電視不那么上癮,還有個好辦法。就是家長在選擇的時候,最好選那些有對應畫冊的動畫片。比如孩子很喜歡看唐老鴨,家長就可以買一套唐老鴨的畫冊,這樣在看書的時候,孩子也能接觸到他喜歡的卡通形象,對電視就不那么著迷了。
第四,給孩子讀書時,要聲情并茂,互動演示。首先,聲情并茂是讀書的最基本要求,你的聲音一定要富有感情、抑揚頓挫,否則孩子怎么會喜歡聽你讀呢?其次,在書里出現一些不容易解釋的動詞時,家長要想辦法“演”給孩子看。比如看英文畫冊的時候,讀到“I love your top side”,就可以摸摸孩子的腦袋,讀到“I love your bottom side”,可以摸摸他的屁股。孩子明白后,在你讀到“I love your hair and eyes”時,就會很配合地去摸頭發和眼睛。
其實除了這些之外,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才是最重要的。每天給孩子讀半個小時書,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其實是個體力活。你看,不停地說半個小時的話已經口干舌燥了,而且讀的書往往還要翻來覆去地讀,堅持下來是很需要毅力的。
我們來總結一下,怎樣才能讓孩子愛讀書呢?第一,讀書要盡早開始,別管孩子聽不聽得懂,只是為了讓他對書產生興趣;第二,家長要選那些符合孩子認知能力的書;第三,要限制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和內容;第四,給孩子讀書時,要聲情并茂,互動演示。最后,要記住,在孩子養成讀書習慣的那段時間里,家長的堅持也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