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土
因為喜歡《極限挑戰》,所以喜歡上“神算子”黃磊;因為喜歡黃磊,所以喜歡上其主演的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或許我的內心深處也存有著一絲詩人的浪漫情懷,在整個過程中,我似乎化進了劇里,隨同志摩一起,快樂著他的快樂、悲傷著他的悲傷!
劇情以徐志摩的愛情為主線,講述了他一生中的三個女人,首位自然是他的原配妻子——張幼儀!即是因著年紀小,也受著視界的限制,所以當父母提出這樁封建包辦的姻緣時,徐志摩并沒有足夠的意識和勇氣去反對、去抗衡。而張幼儀也是極具代表性的中國傳統女人,盡管受過短暫的女子教育,卻仍顯示出小家碧玉、溫柔賢惠的婦女形象。在她的世界里,丈夫就是她的人生,家庭便是她的全部。所以當志摩留學歐洲需要照料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幼儀孤身一人不遠萬里、遠隔重洋去到倫敦投奔她的丈夫。然而卻是在這時,志摩于茫茫人海中尋到了他唯一靈魂之伴侶——林徽因,并與之陷入了瘋狂的熱戀。愛情之芽一旦萌發,便以不可阻擋的長勢迅速蔓延開來。徐志摩意識到精神自由愛戀與封建婚姻桎梏的沖突,這讓他痛苦,他提出了離婚。這對于幼儀而言無疑是驚天霹靂,她在慌亂和不知所措中簽署了離婚協議,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離婚的女人。不論遇到多大的打擊,生活總還是要繼續。盡管對國外生活的不熟悉、盡管對他人依賴的不獨立、盡管尚懷身孕的不便捷,她毅然補學了外語,甚至輔修了大學的課程,并獨自撫養著襁褓中的嬰孩!數年后,當鏡頭再次聚焦到她的身上,她儼然成了一位堅韌、坦然、豁達、干練的新女性。上帝終于給她開啟了那扇窗,這窗甚至比當時關閉的門還要寬敞的多!
林徽因——這是一個知性的女子,富于智慧且精神獨立、溫文爾雅且知書達理、情感細膩且內心堅韌,我仿佛在她身上找到了自己未來人生伴侶的模型。我會永遠記得徽音彈琴、志摩讀詩的畫面,也會永遠記得在康河撐篙的扁舟里二人相視無言、于沉默里會心微笑的場景,這種精神心靈交融的和諧與美好令我無限心向往之。無奈,一心追求內心安寧的徽音,在得知志摩已有家室甚至為她拋妻棄子后,最終選擇了梁思成。我理解她,卻也免不了感到一絲惋惜。他心里有她,她心里亦有他,然而兩人命里終是有緣無分,結不成連理、做不了鴛鴦,只得在內心深處為彼此保留一份掛懷與惦念。志摩是在趕往北京參加徽音講座的飛機上失事的,我相信,在死亡來臨的最后一刻,他的臉上一定露著甜美而幸福的笑!
我一直堅定地認為:徐志摩是不愛陸小曼的!她是在林徽因隨梁思成去美國留學后,志摩深陷失戀與相思的痛苦中時走進他的生活的。在那樣的特殊時期,他亟需一段新的戀情來減輕內心的苦楚,以排遣那份失意與落寞。小曼的活潑、奔放、熱烈,極大的釋放了志摩內心的火熱,點燃了他對生活的激情。他需要她,所以才愛上她,只是這樣的愛太過膚淺,經不起歲月的推敲和考驗。相較于幼儀和徽音,小曼則顯得很是任性和散漫。大手花錢讓志摩疲于債務、沉迷鴉片讓志摩心灰意冷,先前的書畫和戲曲才華在這些瑣碎中消磨殆盡,婚姻已岌岌可危,卻是在這樣的關口,志摩走了!我查閱了小曼的余生,也是成就滿滿,想來志摩在天國應會感到心安!
我向來不會處理感情的問題,常常自以為很喜歡一個女生,在接近了一段時間后,因著種種的不合適,在被拒絕或者淡漠里選擇了疏遠。男生被拒絕是正常的,只看你有沒有固執追求的決心。可惜的是,兩者我都沒有。好在我終找到了她的模型,我將會像志摩一樣,“于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