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第一批90后的而立之年。而這一篇原本也不應屬于這個標題之下,只是拖延癥嚴重,只得將一些所思所感合并表達,若非儀式感促使,恐怕也能累積拖到而立年之后。
“90后”似乎是第一個被明顯標簽的人群,有著標新立異的勇氣,有著橫沖直撞的魯莽,也有著說走就走的灑脫。那些關于“不負責任”、“自私不懂分享”的定義,或許不懂得如何甩開,也或許是從來不在意。這“自我認知”與“他人眼中”的矛盾,便是彼此成長過程中共同的疑惑吧。有時候害怕掌聲,有時候又期待鼓勵,不活在別人的眼光和定義里,不迷失在自我的反抗對立中,總要在堅持與妥協中尋找平衡軌跡。三十而立,他人說要成家立業,要定心定性,要承擔社會及家庭的責任,要扮演好各類角色。我看到我在努力,也看到我們在努力。有許多“想為而不敢為之”的隱忍,有許多“想放而不敢放之”的謹慎,在逐漸與小時候以為的“長大的世界”揮手告別,也在逐漸擁抱當下兵荒馬亂焦頭爛額偶爾燦如夏花的生活。
而立之前,當媽之后,最明顯的心理變化是責任壓力感倍增。孕期開始便各種戒口不敢吃,盡管還是熬了夜情緒崩了潰,只得祈禱娃能逆襲好好睡覺快樂成長。當小小的他被我抱在懷中,所有的十級之痛都斷片般模糊了,那是與生俱來的熟悉感,也是愛與被愛的互動感。
曾經那數著胎動卻又玻璃心最終買了胎心監測儀的“提心吊膽”,終于在娃出生后又變成了有增無減的“小心謹慎”。從奶粉的挑選,紙尿褲的比對,面霜潤膚露的比較,到衣服的性價比,和玩具繪本的階段性選擇,他的從零開始,也是我的從零開始。像是我也跟著他,重新長大一次。那些小時候模糊了的記憶,都會在我和他的陪伴與成長中得以印證。他會慢慢長大,我們也會慢慢變老,這終究是一次屬于彼此的開始即要學會告別的旅程。
再回望過去的這奔三的十年里,“畢業”與“離開”似乎都比較深刻,往返于開始與結束之中,告別大學匆忙步入社會,而后又在“拼了命盡了興”的雞血中重新邁入校園。無經歷不人生,便是帶著這樣的自我鼓勵總算順利研究生畢業,又迎來新一輪的殘酷社會洗禮。30+的階段里,恐怕將與“自由散漫”、“任性隨緣”揮手告別,需要積蓄起更多的冷靜平和平常心,也需要積累起更多源于實踐源于體驗的生活智慧。望這新階段瑣碎雜然的生活里,依然能有你們常相伴陪著鬧一鬧、笑一笑、闖一闖。
恰好將此文結束于今天,在這童趣十足的節日里,也完滿。愿童心未泯的我們,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