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來說,“看破紅塵”有一種奇妙的韻味、一種奇妙的吸引力——只要看破了紅塵,就能超然物外,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了,一切煩惱都是虛妄,得到自然和安然。
來看百度百科的解釋:
很明顯,這個詞條中“看破紅塵”表現出了濃郁的佛教消極的色彩。當然,消極不是不好,只是一種區別于積極的生活態度而已。只要主張者真的過得好,心情平靜,生活得平安喜樂,怡然自得,有什么不好?
對于任何問題,我都喜歡用直觀的辦法,來研究它。所以,如果推開這些意蘊內涵,僅僅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就可以發現,“看破紅塵”僅僅是“看破”,并非“跳出”。看破和跳出的區別顯而易見,就好像人人都知道北京霧霾嚴重,但不是每個知道的人都能離開這個城市,特別是那些有北京戶口的……
而“跳出”紅塵,也僅僅是離開。我們能一時一地的遠離霧霾,但能長久地遠離嗎?我記得從前霧霾還是重工業、大城市的事,可后來還不是建成了中國廣域霾基防激光反導反偵察陣列嘛?
可見“看破”紅塵的境界水平真心不高,至少是在“跳出”紅塵、“控制”紅塵、“改造”紅塵之下的。
那紅塵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呢?什么東西這么厲害,幾乎人人都在它里面?
在實際生活中,人人都能體會到許多煩心的、開心的事情,按照剛才百科上的說法,這些喜怒哀樂、生老病死、富貴貧窮都是外相,在佛家的說法里,“相”是應該鄙夷的東西,看電視劇里,老和尚說是我不對,也不說是他做錯了事、說錯了話,就說“是老衲著相了”??梢姟爸唷笔遣粚Φ?,對和尚來說是不應該的,但是人好像是很容易著相的,為什么呢?因為和尚還是和尚,是人,不是佛啊。人在紅塵,佛不在紅塵。這就是原因。
這樣看來,紅塵就是人的生活。扯一句題外話,這就是很多人不喜歡佛教的原因,佛教說你這輩子是假的,衣服是假的,吃的是假的,玩的是假的,票子是假的,你經歷的讓你哭、讓你笑的東西都是假的——合著我也是假的?我這輩子就是瞎玩?我流的淚流的血都是我做夢夢見的?這能不討厭它?——咦?它好像沒說錯啊,但像我這么聰明的人,畢竟是很少的。
把“紅塵”兩個字拆開來看,“紅”應該是個形容詞,也許是“中國紅”、是“新婚紅”、是“高原紅”、是“姨媽紅”(?),這不管。就看“塵”字,中國人好像很喜歡這個字,比較有名的《道德經》04“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和光同塵就出自這里;還有曹植的《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形容神女有仙氣和超能力的;還有《笑傲江湖二之東方不敗》中,李連杰扮演的令孤沖吟道:“天下風云出我輩, 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談笑間, 不勝人生一場醉。 提劍跨騎揮鬼雨, 白骨如山鳥驚飛, 塵世如潮人如水, 只嘆江湖幾人回”;還有岳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當然塵世的“塵”、功名的“塵”已經脫離了塵土的本意,就連羅襪之“塵”,其清艷之意也與本來無關;可見塵之一字,當真寄托無數想象思念。
而這樣的塵,是輕言放棄的嗎?
當然可以,只要放棄做人這件事。很多人自稱自己是“神經病、精神病、各種二狗、垃圾、變態、丑八怪”,不就是為了這個?
不過,只不過是自欺欺人。大家都知道的自欺欺人——有證明書的和從事特殊行業的,比如精神病證明書的和從事藝術創作的例外啊。
自欺欺人,沒什么不好,天下都是傻,像我這樣的聰明人最開心了。就可以安心得當一個笨蛋,跟大家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了,扯遠了……
總之,看破紅塵,翻譯成簡單直白的話就是,生活無趣、束縛太多,我為什么就不能過上輕松愉快的生活?于是,腦子一抽,戴上個提莫造型的頭套,想去那就去哪——這爛攤子愛誰睡,老子玩去了——我不想去煩惱,也不想被煩惱,然后,說走就走,不負責任……其實吧,節操這個東西,還真不是好丟的,要甩節操,其實還是要一些特殊的天賦的。
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些許挫折,就看破紅塵,愛咋地咋地,心中無物,不染塵埃;另一種人就只能酸不拉幾的說一點“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那叫一個可憐啊,那叫一個糟心啊。
總之不論紅塵看不看得破,它就在這里。不增,不減,不肥,不瘦,不順從,不遷就。它保持沉默,就好像是說:凡人們啊——自己看著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