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與賓利:郎才女貌,旗鼓相當,也需要坦誠相待,才能修得正果
簡是貝內(nèi)特家的大小姐,美麗和善,溫文爾雅,是一個荷花般清純雅潔的淑女。賓利先生是儀表不凡的貴族,但為人隨和溫厚,待人熱情,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紳士。
二人在舞會上一見鐘情,互相愛慕,相談甚歡。簡也曾到賓利家作客數(shù)天,兩人相處得非常愉快。周圍的人都能看出,賓利先生對簡的心意不凡,簡也早已暗許芳心。
本是一門郎才女貌的親事,在賓利離開后,一切卻都變得不可知。簡在朗本的家中,苦等賓利的好消息,卻只得到壞消息。有的傳聞說,賓利再也不會來朗本了;有的說賓利可能與達西的妹妹結(jié)婚。在日復一日的等待中,簡很痛苦也很無奈。
在這種情況下,簡除了等,沒有做任何事情。甚至當她去倫敦的親戚家作客時,也不曾主動聯(lián)系賓利,而賓利正在倫敦。這可能與當時的風氣有關(guān),女子當要矜持。然而明明心中渴望,卻不斷地壓抑、欺騙自己,也可見簡的性格缺陷。
她安慰自己,賓利可能對自己并無情誼,是自己想得太多。我想,如果賓利從此消失,她也能安然接受。雖然簡美麗大方,但在愛情里,是一個被動等待的弱者。
實際上,賓利仍然牽掛著簡,但賓利的姐妹和朋友達西從中作梗。達西認為,簡對賓利并沒有太多情誼,并且簡的家世卑微,配不上賓利。賓利雖然為人善良,但耳根子太軟,聽信了達西的話,就把簡晾在一邊了。這門親事眼看就毫無指望了。
多虧伊麗莎白對達西的一番斥責,達西知道簡對賓利也是情誼深厚,再次提示了賓利,賓利才有了進一步行動的勇氣和決心。賓利又回到朗本,見了簡,二人在相處中,終于明了彼此的心意,定下終身。
每個人都有缺點,有的缺點在愛情里會被放大,從而成為兩人感情的絆腳石。簡的矜持謹慎,使賓利不能看清她的心意,賓利的輕信,缺乏主見,不求實證,也蒙蔽了他的雙眼。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愛情不也是因此無疾而終的嗎?雙方你試探我,我試探你,都不敢表露自己的真情,只是一味在曖昧中揣摩彼此。友達以上,戀人未滿。最后,不夠堅定的一方偃旗息鼓,另一方也只能帶著遺憾獨自離開。
面對感情,我們不能一味害怕受傷害,勇敢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真誠和坦蕩,堅定和執(zhí)著,才能早日與心上人修成正果。
2,伊麗莎白與達西:放下你的偏見我的傲慢,共同成長的愛情才更堅固
伊麗莎白聰明且美貌,她有獨立精神,絕不攀附權(quán)貴,看問題也常常比別人更全面,更深刻。當她遇到達西,一個驕傲的公子哥時,她的自負和偏見占據(jù)了上風,僅僅憑不多的幾次會面和威克姆的一面之詞,就斷定達西是個傲慢冷漠的人,心里十分厭惡達西。
當然,達西本人的表現(xiàn),實在讓人愛不起來。生活在富貴之中,又有家人的寵溺,使他總是顯得高高在上,拒人千里,仿佛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又常常毫無顧忌地表現(xiàn)出對別人的輕蔑,自然難討人喜歡。第一次遇見伊麗莎白時,他就對朋友說:“她還算看得過去,但并不真漂亮,叫我動不了心,人家不愿意要的姑娘叫我去抬舉一下,現(xiàn)在我還沒這興致。”
這說的是人話嗎?哪個姑娘會喜歡他?伊麗莎白也認定,達西是個到處惹人不快,嫌她不漂亮,不愿與她跳舞的人。
后來,伊麗莎白聽了威克姆的話,又結(jié)合自己對達西的認識,更加確認達西這人不僅傲慢,而且冷酷無情。
達西對伊麗莎白的感情,卻漸漸起了微妙的變化。他看得出伊麗莎白不僅聰明,而且灑脫,同時也夠漂亮,他希望能夠更多地了解伊麗莎白。
幾個月后,伊麗莎白到亨斯福德作客,再次遇到達西。伊麗莎白并不想與達西會面,每次都讓她拘束和不自在,兩人之間也沒有太多的話交談,干巴巴地硬找話題來談。然而達西總是不期而至,這讓伊麗莎白很驚訝。她完全沒想到,達西早已愛上了她。
一天夜里,達西突然造訪,在壓抑的沉默和激動后,他表白了自己的愛情:“我再也忍不住了,忍也無益。我的感情已無法克制。你一定得聽我說,我有多喜歡你,又多愛你。”
但之后,他又表明,自己愛上伊麗莎白簡直是違背自己的心愿,因為雙方門不當戶不對,自己是低就,伊麗莎白是高攀。
從達西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確實花費了很大的努力才克服自己的門第之見,接受自己愛上伊麗莎白這件事。
雖是一片真心,但這種表達方式,誰能接受得了呢。伊麗莎白聽后,覺得很受侮辱,更加憎恨達西,斷然拒絕了他。她也借此說出自己對達西的看法,認為達西不僅傲慢,并且拆散她姐姐和賓利,還狠毒地對待威克姆先生。
達西聽后,震動不小,他絕想不到自己在伊麗莎白心中如此不堪。他并未辯解太多,只是匆匆離去。
第二天一大早,達西又來找伊麗莎白,遞給她一封信。信中詳述了自己和威克姆之間的恩怨糾紛,并坦誠自己出于對賓利的好意,確實想要拆散簡和賓利。
讀完信后的伊麗莎白,雖然有點半信半疑,但開始全面思考這些事情,甚至漸漸拋棄了對達西的偏見,認識到自己因為達西一開始的冷淡,才導致自己先入為主、不求事實地把達西歸為壞人一列。
不久,伊麗莎白去了彭伯利,在那里見到了達西家的仆人,仆人對達西一通夸贊;又見到達西本人,他的表現(xiàn)比從前好得多,沒有傲氣,彬彬有禮,并介紹自己的妹妹給伊麗莎白認識。
達西并沒有因為伊麗莎白對自己的指責心生怨氣,反而反思、改正自己的行為,希望贏得伊麗莎白的好感,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伊麗莎白的心已向他傾斜了。
伊麗莎白的妹妹莉迪亞和威克姆私奔后,伊麗莎白著急上火,她家人也都不得安生。達西卻在暗中不動聲色地出錢出力幫忙解決此事,并且沒有因為莉迪亞而看低伊麗莎白。
伊麗莎白終于看清達西,他外冷內(nèi)熱,心地善良,對自己也是一往情深。故事的最后,一個拋棄了偏見,一個拋棄了傲慢,終成一對佳偶。
真正的愛情,一定是懂得對方的好,看到對方的價值。這種結(jié)合,更能經(jīng)歷時間和風雨的洗禮。
3,莉迪亞和威克姆:一個無知,一個算計,能夠幸福嗎?
莉迪亞頭腦簡單,一心想要吸引男人的注意,覺得和男人調(diào)情,被男人左呼右擁,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威克姆則是徒有其表,夸夸其談,只會做表面功夫的浪蕩子。
莉迪亞脫離父母的管束,在布萊頓遇上威克姆后,被威克姆的花言巧語欺騙,一起私奔至倫敦。
她被自己淺薄的頭腦所害,已經(jīng)愛上威克姆,一心認為,威克姆一表人才,能言善語,是個不可多得的好郎君。實際上呢,威克姆在布萊頓欠下大量債務,無法脫身,與其獨自逃跑,不如拉上莉迪亞一起跑。
莉迪亞以為威克姆會和自己結(jié)婚,其實威克姆不顧莉迪亞的名聲,根本沒有結(jié)婚的打算。若不是后來達西插手解決此事,給了威克姆諸多利益,莉迪亞的的名譽和前途將徹底毀掉。這一切,她都看不到,想不到,還到處炫耀自己的婚姻。
二人的結(jié)合,一方出自熱情的無知,一方出自精心的算計,婚后的生活,又怎能幸福?
女子年輕的時候,常對愛情懷著天真的向往,一旦有人伸出橄欖枝,也不管是否有危險,是否有真情,就急忙獻出自己的全部。等到愛情的美好幻影褪去,看到一片狼藉的真相,后悔已經(jīng)太晚了。
4,夏洛特和柯林斯:僅僅考慮世俗的利益,結(jié)婚未必就是喜事
夏洛特并不是個頭腦簡單的姑娘。她明白,自己既沒有美麗的外貌,也沒有出眾的才華,更沒有雄厚的家世做靠山,難以嫁一個好男人。于是,她的目標只是嫁一個男人,生活不愁。
柯林斯恰恰符合這個目標。柯林斯求婚伊麗莎白受挫后,并沒有難過,他本來也不愛伊麗莎白。他只是很生氣,覺得伊麗莎白不知好歹。這份心情,傾吐給了夏洛特。
柯林斯雖無才氣,也無趣味,對夏洛特來說卻是一個好選擇。夏洛特抓住這個機會,對柯林斯相當熱情,柯林斯也很快向夏洛特求婚。
兩人之間的感情很難說會有幾分,但都心滿意足。夏洛特找到歸宿,柯林斯也完成了自己結(jié)婚的使命。
夏洛特的湊合,也是很多女性的湊合。一些女性看著自己年齡漸長,婚姻卻始終無望,再加上親朋好友的督促,更是把婚姻看成一樁急需解決的事務。一旦遇到條件合適,愿意結(jié)婚的男子,便不再考慮二人之間感情的濃淡,匆匆步入婚姻的殿堂。
鞋子是否合適,只有腳知道。婚后的生活,是否幸福,也只有自己去體會。
5,貝內(nèi)特夫婦:基于外貌的結(jié)合,難以幸福
伊麗莎白的父親,貝內(nèi)特先生常常待在書房讀書,一方面出于對讀書的喜愛,另一方面也是對妻子的逃避。
他溫厚、寬容、識大體,但在年輕的時候,只求妻子年輕貌美,不顧是否有內(nèi)涵。他如愿娶到了美貌的妻子,卻在婚后發(fā)現(xiàn)妻子只有外表,沒有腦子。他們之間沒有思想上的溝通交流,無法心心相通。
貝內(nèi)特先生對此很苦惱,卻毫無辦法,只得從書中尋找解脫。貝內(nèi)特夫人則無知無覺,自己想怎樣就怎樣,沒有任何改變。其實兩人都感受不到婚姻生活的幸福,但只能日復一日,彼此消耗。
僅僅由于外表結(jié)合的婚姻,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很快便會山窮水盡窮途末路。幸福的婚姻,需要暢快的交流,明了對方的快樂和痛苦,并送去自己的分享和慰藉。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卻各有各的不幸。很多時候,幸與不幸,在一開始,就預示了結(jié)局。人生是一條單行道,誰都沒有從頭再來的機會。希望我們能夠在開始的時候,有足夠的幸運和智慧,拉開人生幸福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