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孩子們“解放了”,他們開心了,家長們卻開始發愁了。甚至有些家長已經開始焦慮,怕假期在家沒人管,養出一大堆臭毛病 。
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假期確實容易養成很多壞習慣,特別是下面這5種,如果你家孩子有,請一定要逼他糾正過來!
01
起不了床
寒假里,每天早晨最讓家長頭疼的事是什么?估計很多人都會說:“孩子起不了床”。早上想要孩子多睡一會,結果上街買菜回來,看見孩子躺在床上玩手機。?
孩子作息一亂,基本就連帶著吃飯、作業、看電視、玩……什么都跟著亂。等到一開學,再想恢復到正常生物鐘,還得調整一段時間。這期間睡不好,上課心不在焉,成績直線下降,硬生生被同學拉開距離。
金老師支招:
固定時間午睡:孩子起不來床,是因為睡得太晚。假期雖說不用讓孩子按照平時的作息來,但作息也一定要規律,每天午睡時間在30分鐘—小時為宜。
早上九點起床,中午1點可以午睡半小時,千萬不要接近傍晚的時候才讓孩子睡午覺,下午睡得太久或太晚午睡,都會影響孩子夜間的睡眠。要保證晚上11點前一定要入睡。
02
宅在家里
我們總以為孩子天性愛動,喜歡到處亂跑,其實不然,有一些孩子卻喜歡待在家里,雖然不是什么壞習慣,但長期缺乏戶外運動的孩子,會影響身高發育。
孩子長期“宅”在家里,性格會比較沉悶、呆板、封閉,影響孩子的創造力,越是不跟人接觸,就會變得越不敢說,內心就更敏感。
金老師支招:
幫孩子找玩伴:孩子喜歡和同齡人在一起,家長可以先鼓勵他找熟悉的朋友一起玩,在后面可以找有相同興趣的伙伴,一起去滑冰、踢球、做游戲……最后可以和陌生孩子搭訕,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這樣一步步慢慢來。
03
愛玩手機
現在的孩子很多不愛跟小伙伴一起出去玩耍了,而是愛玩手機、依賴手機。有的孩子喜歡玩游戲;有的孩子沉迷于網絡社交,微信好友人數每日增長,朋友圈、QQ空間每日必刷,網絡聊天取代了面對面交流;有的孩子用手機看電影、電視、電子書等,一看起來可以連續坐好幾個小時不動,甚至不愿“浪費時間”吃飯和上廁所。
沉迷手機,短短數日都可以造成孩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而且,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會傷害孩子的眼睛,經常低頭玩手機也會對孩子的頸椎帶來很大的傷害。除此之外,手機中信息五花八門,孩子缺少足夠的判斷力,還有可能遇上手機詐騙。
金老師支招:
簽訂協議:孩子每次在玩手機前,先跟孩子達成協議,比如做完作業或者做完家務,才能玩一次手機。而且孩子想玩手機,要自己找密碼,密碼會每天更新。維持1-2周,爸媽再視情況作調整。
父母少玩手機:如果父母整天對著手機、平板看,在這樣耳濡目染下,孩子很難不學著做。
如果是工作,不得已要看手機、電腦,可以和孩子說明情況。如果只是為了看劇、玩游戲、刷朋友圈,那就可以暫時放下手機,陪孩子玩玩游戲,聊聊天呢。
04
愛看電視
很多家長反映,說只要放假,自己家的孩子往電視跟前一坐,就“風雨不動安如山”了。
孩子看電視也無可厚非,畢竟通過電視的一些新聞、動畫片,孩子能學到東西,從中獲益。但是沉迷于看電視,甚至成癮,這就讓家長們頭疼了。
金老師支招:
縮短屏幕時間:孩子每天的“屏幕時間”,不應超過 1 ~ 2 個小時。多余玩耍的時間,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去逛超市、徒步、做些小游戲……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家務、走親訪友、或者外出旅游等帶孩子見見世面。
制定規矩:對于大一點的孩子:父母要給家里定規矩,設置家庭條例,限制打電話或短信聊天等其他久坐不動的活動。
05
作業磨蹭
寫作業磨蹭一直是家長很頭疼的問題,暑假這個問題就更嚴重了。一到開學前幾天就會熬夜狂補,讓家長跟著著急不已。
然而在孩子不喜歡做作業的習慣背后,往往都是不恰當的督促方式在作祟,所以家長們在著急孩子不做作業的同時,不妨也多思考思考,在引導孩子做作業方面,如何做得更科學一些。
金老師支招:
了解作業量:暑假作業里,先了解孩子各科作業量有多少。問問孩子,各科作業的難點是什么?為什么覺得難?這科的作業是體力活兒還是腦力活兒?
(所謂體力活兒就是指類似抄寫生詞之類的,這種作業可以讓孩子放到精力不濟的時候去做,而費腦子的作業則需要在一天中精神最好的時候完成。)
明確時間:必須明確孩子一天的作息時間,比如早飯晚飯就餐時間,晚上入睡和起床時間,可以和孩子商量每天幾點到幾點是學習時間,必須要完成多少學習任務,具體這些都可以靈活安排,但一定要做到。
在這個終身學習的時代,一個好的習慣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暑假這兩個月是彎道超車的絕好時機。父母一定要把握住機會,千萬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