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雨清澤
敲下這個標題的時候,這雖然不是我的原創觀點,但是我很認同的,就拿來聊聊吧。
國人的父母就是怕孩子結婚晚,因為在他們眼里心里,結婚晚有很多弊端,諸如年齡大了,生孩子是高齡產婦,性格合適的少了,身邊可選擇更少了;女性面臨生育再找工作等等問題,所以希望孩子趕緊結婚。
有的是揣著結婚了好讓自己放心的想法。其實他們不明白,孩子結婚了就能真正放心嗎,還不是一樣牽掛?正如《島上書店》里說的“一旦一個人開始在乎一件事,就不得不在乎一切事。”由牽掛自己的孩子,到牽掛孩子的家庭,再到孩子的孩子,操不完的心……
有時候我很好奇,就問問身邊的朋友,他們的父母都是怎么催婚的。有個朋友講到她父親說:“這么大了趕緊找個合適結婚吧,不然你母親百年之后就看不到你結婚了。”我說,你怎么想呢,有沒有為父母的話落淚。
正因為有的父母有如此心態,孩子就想滿足這個心態。剛畢業工作的時候遇到一個同事,我發現她找的老公比她大很多,好像看起來很不配她。她說:“我父親得了絕癥,只是想讓他走得放心一點。”之后,結婚不久,父親去世,和老公經常吵架,婚前了解的太少,兩人根本不是一路人,就離婚了。遭遇雙重打擊,何苦呢?
電影《剩者為王》里若曦差點兒要為了讓父母放心,和那個醫生結婚了,還是他的父親找那個醫生談了話,說自己的女兒必須幸福。那個醫生也善良,就約了若曦出來談開了這件事情。
大多數的父母逼婚歸逼婚,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孩子能幸福。艾小羊寫過一句話,“如果一個人能把生活過得很好,積極樂觀,開心幸福。父母才不會逼婚呢。”父母只是不想每天看到一個邋遢的女兒,蓬頭垢面、不做飯、不洗衣服的“啃老宅女”而已。
只要你認定自己是為了幸福結婚,不管有多晚,父母其實是能理解的。只不過他們多擔心幾年而已,這份擔心,我們終究要以深情回報。
不經意間看到一句話“耗子給貓當三陪——要錢不要命了”其實我就是喜歡這樣愿意給貓當三陪的耗子。因為有錢了至少可以讓生活不那么艱難。有了錢,可以讓自己多一些選擇。
所以,姑娘,結婚不怕晚沒錢什么都晚了。
與其結婚后面對一地雞毛的瑣碎生活,以及由錢引發的爭吵,不如結婚前,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不管生活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一定要多投資自己,提升自己賺錢的能力。在沒有結婚的時候讓自己生活得很好,即便結婚了,也不會為錢而爭吵。
那句被無數次引用的話還記得嗎——“我認真做人,努力工作,為的就是有一天,當站在我愛的人身邊,不管他富家一方,還是一無所有,我都可以張開雙手坦然擁抱他,他富有,我不覺得高攀,他貧窮,我們也不至于落魄,這就是女人努力的意義。”
記得一個作家寫他的姨姥姥五十多歲了,還沒有結婚。但是老人有錢啊,每天下午有人到她家里喝喝下午茶,春秋季節她會出去旅游,參加各種社交活動,經常有人去看她,交際啊什么的。并不是大家想的一把年紀不結婚就會孤獨,而沒有生活樂趣的人結了婚,也只是湊合過日子而已。
所以,遇到合適的那個人才結婚吧,結婚該是一件水到渠成的小事,而不是為了儀式,為了后半生,為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