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學歷不值錢學區房值錢?這個問題現在好火,用泰涵講經濟學公眾號近期推送的知識回答一下吧!看看你是否學會將這些知識應用到生活中。
自從大學擴張以后,大學生遍地都是,你身邊還有幾個沒有讀大學的朋友?就連當個村官都要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大學生那么多,企業都不夠用了,不然國家干嘛老鼓勵大學生創業呢?你擺個地攤,開個淘寶店,都算是實現創新創業了!大學生供給多,企業需求少,學歷自然不值錢。
清華北大學歷也不值錢。每年清華北大畢業那么多人,你能保證每一個畢業生都有很強大的能力?自然有一部分精英不愁錢,剩下的那些也就和其他學校差別不大了。
泰涵認識很多清華北大畢業的朋友,他們當中有日賺斗金土豪,也有月入一萬的平民。更諷刺的是,一個朋友辛辛苦苦從清華博士畢業到了一個研究院搞科研,一年收入連12萬申報的資格都沒有。
學歷值錢嗎?學歷不值錢。讀完本科找不到工作就讀研,讀完研又發現,研究生實在太多了,要不讀博士吧。回頭看,還不如一些好的專科。真正學到了技術和本領,到哪個公司都是搶著要的。泰涵有好幾個同學,讀完本科找不到工作,去北大青鳥進修一下編程技術,現在月入上萬元。
學歷不僅不值錢,學歷更不能收入劃等號。何況,收入也不能和一個人的成功劃等號。
由此可見,值錢的不是學歷,是過硬的本領。越稀缺的本領,就是越稀缺的資源,就越能夠受到市場的認可。
學位房就不一樣了。大城市每年小學生的數量狂增,而教育資源的數量增長始終跟不上,更不用說質量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好學校鳳毛麟角。那么多人搶學位,學位自然不夠用。需求大供給小,價格上漲。
從學位房的屬性來看,它屬于投資品,不是消費品。
毫不留情地講,大家買學位房壓根不是為了學位,而是為了升值。一個學位房七八百萬起,有那個錢,一年30萬的國際學校可以上很好的了。可是買學位房舍得,讀國際學校舍得嗎?舍不得。讀不起,也沒那個錢。他們只是想用首付200萬加銀行杠桿賺上一筆,順便用一個學位而已。
為什么買學位房而不是普通房?因為學位不貶值啊!買房是長期投資,萬一投個十年八年的,房子舊了折舊厲害了,學位的價值不折舊呀!
泰涵自己就沒買學位房,把這錢省了給娃讀國際學校多好啊!這就回歸了政府提倡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市場上認可學位房,而不認可學歷,像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指揮著,操縱著一切。這只手就是利己心。
招一個清華的博士,要花一萬,找一個大專的小妹只要2000,如果這活只要大專的小妹就干得了,我干嘛要多花8000塊?
學位房每年都漲價,教育資源供給和分配永遠趕不上需要,眼見著房價蹭蹭漲,我干嘛不買呢?話說回來,有幾個人買學位房是真正為了讓娃讀清華北大呢?更現實的情況是,買了學位房也上不了清華北大呢!
把這些關系弄明白了,就不會問為什么學歷不值錢學位房值錢這樣SB的問題了。最簡單的,有學歷不代表能賺錢,有學位房那是大大地賺錢呀!
本文涉及到的經濟學知識點,在泰涵經濟學課堂文集里都有講解,你可以關注我的文集查看。
供求關系:無處不在的供求關系,你了解多少?
稀缺性:為什么女人總是少一個包?
看不見的手:市場經濟背后一只神奇的推手?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泰涵珍藏了都市白領最想看的14本經管類高清電子書,有需要的小伙伴跟帖留言或私信我,免費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