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早,河北正定,飛機到四川。
悅同學這次出行,明顯淡定了,也有主見了。值機、安檢、候機和登機,都一直走在前邊領路導航,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第一次乘坐春秋航空公司的飛機,登機前心里對民營航空是有些小擔憂的。
飛機上看了他們的專屬雜志,看到他們特色的經營管理模式和利潤數據,體驗了他們“機上購物”的航空服務,感覺他們的運營更加個性化,也非常靈活。飛機提前半小時到達,也是意外的驚喜。
居家長途出行,總體是性價比很高的航空公司。
在成都下車的時候是中午,第一感覺:熱。火辣辣的熱滾滾的空氣,撲面而來,人心不免浮動一下。
午飯,是悅同學念叨已久的“龍抄手”,來了一碗紅油的,小試一下四川辣椒的烈性,保險起見也來了一碗原湯的,試吃過后,發現紅油果然比原湯的味美,辣度并不夸張,香氣反倒逼人。
“龍抄手”約等于我們的山東餛飩。
稍微休息后,去第一站杜甫草堂。體驗了一下成都地鐵,分段收費,非常干凈,人不算很多。下行沒有扶梯和電梯,不太適合老年人、小孩子和攜帶較重行李的旅行者。
杜甫草堂的有名,曾經一度讓我以為杜甫是四川人。其實不然,這是杜甫在安史之亂之后,從長安逃到四川的避難所,在這里他度過了相對安逸的一段日子,我們所知的很多他的詩歌名篇就出自這里。
草堂內環境清幽,詩情畫意,古樹參天,據說很多樹齡好幾百年了。
小徑兩邊多竹林,一簇一簇,有時候枝葉搭在一起成拱門形狀,更顯幽靜徑深。
杜詩的家國情懷,自然不必再多說。草堂內,一并還原了“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的鄰居家熱鬧意境,也呈現了“秋風為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里的破敗不堪的茅屋原型。
唯一遺憾的是:草堂里講解的小伙兒垮里垮氣的能量,把杜甫描繪成“志大才疏”的無能之流,說他最后在一葉孤舟凄涼去世,原因為“撐死”,且言語之中盡是對杜甫一生未能官場得意的諷刺,在講解大雅堂名人館時,還一心向往白居易的風流韻事……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忍不住要吐槽一下:難道是天天講解杜甫生平的工作,讓他生厭了嗎?如此講解的方式,雖然有時會有風趣幽默的效果,卻也喪失了基本的尊重呢。
大雅堂詩詞名人館里很多銅像:李白、辛棄疾、李清照、陳子昂等。比起李白的豪放,杜甫的厚重,我最愛其實還是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小確幸情懷。沒辦法,就是如此沒大志。雖然在杜甫草堂里表白王維更不合適,哈哈。
草堂內,風景如畫,隨手一拍,就很美麗。
杜甫草堂出來,共享單車騎著四處隨意溜達一下,感受一下成都的慢生活。
路上走著的人,似乎是比其他城市的人從容一些,緩慢一點兒,不過感覺差距不算很大。小巷子兩旁粗大的小葉榕樹,熱的似乎并不太精神。街邊有幾桌打麻將的,有幾個喝茶的,看起來有些傳說中的成都味道,總感覺味兒并不太重。
隨意溜達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家缽缽雞店門口,當地人跟搶似的蜂擁而至,問原因說:味道好,沒商量。我們居然歪打正著地跟著吃了一次,后來度娘一查:原來是當地很有名的一家缽缽雞店,火的一塌糊涂,去晚了基本沒有位子。
看起來紅油辣椒,是火辣辣地滾燙的滋味,吃起來真是不算太燃,香而不膩。
晚上,騎車去了有名的寬窄巷子,看了一下地圖,有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主要的巷子組成。
跟其他旅游城市的特色街道一樣,人擠人,各種特色小吃、小飾品、文化特色店琳瑯滿目。我們,包括悅同學對這些已經有了很強免疫力,且感覺太擁擠,又吵鬧,轉了一會兒就回酒店了。
唯一有印象的是:在比較昏暗的燈光下,有很多專業掏耳朵的小攤兒;還有空氣里彌漫的濃重的辣椒油的香味兒。
浮生偷得半日閑,成都城里轉一轉。感恩這半日的所有遇見,心里越來越清楚:旅游的目的,不是拍照留念,不是到此一游,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完成任務。
我們來到一個城市,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見它真實的樣子,是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這片土地,是用心去體會它的感受。
暑假游更多文章:
1、河北正定:自在正定,驚喜之旅? ?
2、四川成都:成都半日,浮生偷閑? ?
3、四姑娘山:川西初體驗,仙境在人間??
4、川藏風光:雪山彩虹,扎西德勒??
5、稻城亞丁:心中凈土,稻城亞丁
6、國道風光:?川藏景觀大道,不負時光不負你
關注公眾號:面包and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