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周邊一個個小伙伴都開始創業,你是否有點動心?
已經走在創業路上的你,是否有困惑和迷茫?
作為一個準創業人士,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本書,叫《美則傳奇》,它里面提到的3個理念,可能對想創業、或正在創業的你和你的團隊有一些幫助和啟發。
001 自私
《美則傳奇》里提到消費者心理的重要前提是:假定消費者是自私的。這里的自私不但不是個貶義詞,而是個懂得換位思考的最佳代詞。作為公司,若能從消費者“自私”的角度出發,反而能更好地抓住客戶的核心需求,即我們當下所說的“擊中用戶痛點”。
從個人成長的角度,當我們在與他人溝通時,如果能從對方的利益出發思考問題,可能會更容易理解對方的立場,也更容易說服對方,讓合作得以順利進行。
002 外包
這是一個流行“外包”的時代,因為很多時候外包的成本比自己動手做更低,且效率更高。最常見的“外包”方式有打車,不但節省了自己開車尋找路線,找停車位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消耗,而且還可以通過在車上處理相關事務,讓時間利用率得到最大化。比如,上半年貓叔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直接從上海打的到江西婺源,讓粉絲們紛紛感嘆貓叔的行事風格果然與眾不同,不僅僅是“壕”,更是一種明智的精力管理方式。這就是典型的外包,用銀子換時間和精力的體現。
但《美則傳奇》里關于外包的重點議題,在于“有哪些事是不能外包的?”書中舉了戴爾和華碩的例子,正是因為戴爾一步步地從基本的電路生產到核心的主板業務全外包給了臺灣的公司,最后的結果是,臺灣這家公司另起爐灶,推出了自己的品牌——華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它是造就我們職場“不可取代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把這部分都外包出去了,相應的位置也會直接被取代。
003 設計
設計思維,是從需求本身出發,從要達到的結果反推:有哪些做法是可行的。有點類似《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里提到的“以終為始”。做一個產品,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Why——為什么要研發這個產品,它可以解決客戶的哪些需求;其次,是How——研發出這個產品的方法有哪些,如何達成這個目標;最后才是,針對各條路徑具體到要做的事,這就是典型的黃金圈法則。
同時,設計思維,對于我們的個人成長而言,不僅僅應用于工作上,還可以在生活中有很多的體現——培養我們的設計感。美國暢銷書作家丹尼爾.平克在他的著作《全新思維》里提出:設計感是未來通用的職場核心競爭力之一。是在未來機器人全面普及,整個人類生產關系發生重大變革的社會中,無法外包或靠自動化生產的一種不可替代的技能。
作為非專業人士的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設計感呢?在這里,節選了著名設計大師卡林.拉希德的一部分卡林諫言,希望對你有幫助。
1、不要搞得專業化。
2、付諸實踐以前,問問自己是否有自己原創的概念。你要傳播的觀念有什么價值?
3、有三種人,第一種人創造文化,第二種人消費文化,第三種人對文化一點貢獻都沒有。努力讓自己成為前兩種人。
4、廣泛地思考,不要鉆牛角尖。
5、經歷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生活從本質上說室人際交往和經驗交流的過程。在一定空間里經歷某些事物可以增加我們的閱歷,也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6、把握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