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來到我期盼已久的埃爾米塔日博物館,也稱“冬宮博物館”。
參觀博物館一直是我的一大癖好,最喜歡在這里享受跨越時空的感覺。漫長而精彩的歷史和藝術,還有那些創造她們的藝術家和歷史人物,他們那些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背影,會在博物館里和我們面對面地交流,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在這里豐富而又真實地展示。
冬宮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與巴黎的盧浮宮、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合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
冬宮博物館是建于18-19世紀的建筑群,冬宮是一座主要建筑,曾經是俄羅斯沙皇的宮邸,由設計師拉斯特雷利設計并建于1754—1762年。
與我有幸參觀過的盧浮宮、大英博物館不同,冬宮博物館堪稱極致的富麗堂皇。先不說它舉世聞名的藏品,但就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藝術品。
它最先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眾所周知,這位掌握著俄國巨大財富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俄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皇。
1764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伯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法語,意為“隱宮”),該館由此而得名。
葉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間(1762-1796),不斷大量的收購擁藏各種類別的藝術品,包括1萬6000枚的硬幣與紀念章,她在位的頭十年便購置了約2000幅畫。她的圖書館里3萬8000冊書籍。
隨著收藏品的增多,從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爾米塔什和大艾爾米塔什。
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河邊,共有6座主要建筑:冬宮、小埃爾米塔日、舊埃爾米塔日、埃爾米塔日劇院、冬宮儲備庫、新埃爾米塔日,形成面積達一百三十萬平米的古建筑群。就是今天的“六宮殿建筑群”的冬宮博物館。它是18世紀中葉俄羅斯新古典主義建筑的杰出典范。
宮殿內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制品裝飾,華麗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裝潢豐富,窗上飾框及浮雕裝飾生動形象,嘆為觀止。
十月革命后作為這里作為圣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在這座巨大的博物館內收藏著270萬件世界藝術珍品,據說,要看完這么多藏品,要花費很多年的時間。
我有幸看到了達芬奇的兩幅真跡。
達芬奇創作于1478年左右。圣母瑪麗亞懷抱圣嬰,面帶微笑,手持鮮花與嬰兒逗樂,圣嬰耶穌坐在她的膝上,右手探出想要拿花。畫面上母子逗樂的場景,充盈著圣母和孩子的幸福感。
《圣母麗達》是達·芬奇1490年前后創作的一幅油畫。畫中端莊秀美的圣母懷抱圣嬰,安詳地凝視著圣嬰,溫馨、寧靜。圣母衣著的紅藍組合、圣嬰手中的小鳥,象征耶穌為人類犧牲所流出的鮮血。
達·芬奇刻意淡化了畫作的宗教色彩,賦予了圣母人性的母性光輝。
在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前,看著那個卷縮的小男孩一下子就被深深地打動了……小男孩蹲在地上,埋首向下,肢體線條和肌肉刻畫細膩逼真,雖未打磨,并不光滑,但雕塑本身極其協調、自然、和諧,深深感受到作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的激情和思想。
游覽的時間太短了,真希望有時間能夠再來,靜靜地,美美地,再多多停留一會兒。
不遠處一群圣彼得堡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他們稚嫩的臉龐,純潔的眼睛,在接受著人類最偉大作品的教育。這些孩子們是多么幸運呀!
不由得想起了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孩子們,現在困擾著的很多社會問題。但就歷史藝術一面,如果能夠讓孩子們早一些接受更好的美學,史學教育,相信很多事情,很多人的人生就會不一樣。
先寫到這里,還有很多沒有整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