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受過別人的推薦,但卻傻傻地和《寄生獸》混為一談,所以當時回想只是覺得還好,但談不上震撼人心。直到最近奧斯卡頒獎上了熱搜,對這部電影重新發現,看完確實像介紹所說心里五味雜陳。
沒有感受過真正富裕是什么感覺,但我覺得這世間絕大部分人都是跟富有沾不上邊的普通人,這也是二八定律的真理所在。所以整個觀影過程中,心緊緊被貧窮的一家人所牽動,當他們利用自己的狡猾陰謀使一家人都獲得工作時,我既覺得欣慰,卻又覺得可憐甚至有些可恨,他們從來不考慮被他們擠掉工作的人處境,心里從來只關心自己。而當最后原幫傭的丈夫提刀報復亂砍時,別墅的主人和他的富人朋友也都只顧自己,對流血的別人視而不見,根本沒有絲毫想要去幫助的想法,那一刻或許金司機覺得人情冷漠而心生恨意,進而捅死了樸社長。就如被報復捅死的杰西卡一樣,她曾說:“我們只用管好自己,我們只用關心自己。”而最后只關心自己的人都付出了代價,這是多么諷刺的結果,人性本善,我們被多少自私所圍繞,而使我們眼盲到容不下除了與自己有關以外的任何事物,讓身處絕望的人感受到別人的冷漠后心生仇恨,而做出令人痛心的舉措。假如每個人心里都有那么一些為別人考慮的想法,或許這個世界的恨意將淡化很多。
導演巧妙地用一個故事鏈接了兩個截然相反的階級,電影中也展現了諸多對比,暴雨對于富人來說,或許只是破壞了野營的好興致,但卻讓放晴后的陽光更加明媚。但對窮人來說,暴雨可能讓家不復存在,而只能千人同睡體育場來度過雨夜。貧富差距的顯著,讓人甚至驚嘆世事如此戲人,同樣生而為人,有人在生活里感受煩惱,而有人一直在煩惱中被生活打壓。電影的結局中,貧窮一家的兒子想象自己擁有財富,此時爸爸不用再躲在不為人知的密道中求生,可以坦然地走出房子,感受陽光的明媚,對于窮人來說圓滿的結局就是變得有錢。
用開闊一點的態度來看貧富,或許都是人生的挑戰,只是不一樣的形式,每個人的基本責任就是過好自己的一生,而最終無論貧困富有,為自己而活,過著自己覺得美好的生活就是有意義并值得的,但是大部分人在人生的過程中,只會把人生分成有錢沒錢兩種。但也只是我的理想化思考,現實里還有太多需要用錢才能獲得的幸福,這并不俗,只是世事如此,我們不可能脫離大眾去獨自生活,終歸還有家人需要我們去考慮,而我們又最終不得不把人生理想和金錢掛鉤,只能在喘息的片刻去感受生活,在努力獲得金錢的道路上獲得成就感,在成為有錢人后再去過想要的生活,這時其中一些人已經失去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