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75]李美姝365日寫作計劃第13天的寫作內容。
“于情于理,我都確實地知道要照顧長輩要顧及他們。但我總想知道,為他們放棄生活的多少歡愉和可能性,才是一個問心無愧又不會被苛責的額度?”
票圈一位從未謀面,在我心目中是[好棒好酷看過的爛劇都有好幾筐不吃飯也得看話劇長得和男票好像啊]的胡桑桑老師,一個多小時前這么發問。
看到后立馬要淚奔的節奏啊喂。我也很多次想過這個問題,由于心智成熟程度忽上忽下忽大忽小,每次給自己的答復都不一樣。
比如這樣的: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長大,這個事兒要是從恩情角度說的話那簡直每個孩子都是有原罪的,生下來就是來報一份永遠也報不完的恩的。但是父母的結合以及生育下一代的決定都是自主的,在有意識之前孩子是完全被動的。而生產之后的養育是行為附帶的責任,每個人都要去做,我爸媽也沒什么特殊。
甚至有時候會懷疑父母對孩子的愛本質上是愛他們自己——愛他們身體中產生出來的有他們很多特質的花費了他們無數心血培養的那個孩子,就是愛孩子身上投射出的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一個生命階段。
有時卻是另一個極端,比如這樣的:
你以為爹媽生你養你容易啊!你要感恩啊!要包容啊!要愛啊!這樣愛才能延續啊!孝順是安身立命的基礎啊!回報沒有額度啊!
爸媽養你的時候考慮額度了嗎,你個白眼狼。
S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