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父母的覺醒》是一本讓父母自己喚醒自身問題,和孩子相互成長的書籍,它的主旨是“父母與孩子是人生旅途中的伙伴,平等互助是親子關系的核心。如果父母能夠放棄虛榮心、自負感、控制欲,尊重孩子的天性,接納孩子的本真,就能與孩子建立起親密和諧的關系。如果父母愿意敞開胸懷,在實踐中學習,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找尋答案,就能與孩子一起獲得進步與拓展”。
? ? ? ? 書中的“覺醒”大概分三個方面:
1、“控制欲”的覺醒。孩子不需要父母的主張、期望、權威與控制,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規劃圖,他們早早地就開始接觸最本質的自我,開始體會自己最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多數家長會將自己的計劃強加到孩子身上,強迫孩子去達成我們自負的計劃和夢想,還會無意識的把自己童年承受的痛楚傳遞給下一代。當家長們拋棄由上而下的控制欲望,就會同孩子建立一種親密的關系。
2、“自負感”的覺醒。很多父母堅信自己的正確,期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把自己想象成充滿愛心、犧牲自我、辛勤哺育的家長,我們會限制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焦慮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我們“覺醒”的方式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傾聽他們的心聲,接納他們的不完美。
3、“情緒”的覺醒。我們每天都在受到外界的刺激,身為父母更容易受到刺激,孩子不乖,孩子犯錯,被老師約談等等,我們就會暴跳如雷,我們的負面情緒就爆發了,這種一觸即發的狀態說明我們對生活中的事充滿抵觸,拒絕接受這種狀態,這里的“覺醒”就是要保持清醒,真正的清醒,按照現實的本來面目去接受和應對它,現實就是現實,不去妄圖控制或改變它。
對照我的父母,首先還是要感激他們的養育,體諒他們的“不覺醒”的教育方式,當我自己成為父母,不自覺地對她有太多的干涉,也發覺自己的“不覺醒”,也覺察到我們的陪伴不是過多的關注考試、吃飯、作業,最主要的是為孩子和我們自己的生活奠定好精神基礎,讓孩子的行為自動地與他們意識中的自己以及真實的自己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