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又有文案刷屏了。
9月28日,微信公眾號“廣告文案圈”發布題目為“支付寶新文案,太狠了”的文章稱,支付寶聯合16家基金公司推出了一組GIF海報,主題是:年紀越大,越沒有人會原諒你的窮。(目前支付寶已經否認這段文案出自他手)
“你每天都很困,只因為你被生活所困。”
“每天都在用六位數的密碼,保護著兩位數的存款。”
“世界那么大,你真的能隨便看看嗎?”
“對所有大牌下的每個系列化妝品都如數家珍,但你絕不會透露自己用的只是贈品小樣。”
網友紛紛表示這段文案:喪格滿分,文案高分,情懷零分,良心負分。
這是對喪文化的又一次誤讀。
要說2017年年度字是什么,肯定是這個字“喪”。尤其在中國一線城市,鋪天蓋地的“喪”營銷調侃挑逗著眾人的神經,商品包裝上印著“扎心警句”,甚至火了一家“喪茶”網紅店:一事無成奶綠、碌碌無為紅茶、依舊單身綠茶、沒錢買房奶昔、前女友越來越漂亮奶茶……喪,是當代生活的寫照。
伴隨著德先生和賽先生在中國的落地生根,人文主義在耳濡目染中成為全民教育一代人的思想底色:人人生而平等,無法忍受基于性別、種族、年齡、外貌的歧視與不公。人人生而獨特,你只要發掘自己的特長,按自己喜歡的樣子度過一生。
伴隨著科技勃興,地球村烏托邦的美夢近在咫尺,你可以同步觀看蘋果新款產品發布會,圍觀大洋彼岸的網紅搔首弄姿,你知道了最好的世界可以好到什么程度,你也許有幾臺電腦一個車庫就可以成為下一個馬云喬布斯。
回頭望向自己逼仄的出租房和透明的職場天花板,被打回原形的痛苦撕扯的滋味真不好受啊。于是你說:
“有時候你不努力一把,都不知道什么是絕望。”
“等忙完這一陣,就可以接著忙下一陣了。”
“這個世界沒有錯,誰讓你長得不好看又沒錢。”
帶著一點人畜無害的抖機靈,一點冷靜透徹的自嘲。
但要注意,這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呢?是絕望之前還要努力一把,是忙死更怕閑死,不愿脫離忙的漩渦,是絕對服從“好看,有錢”這個簡單粗暴的叢林法則。盡管世道艱難,但朝著美夢我仍在“十分努力”,只是通過發發喪氣迷惑一下對手,拉攏周圍壯壯聲勢,制造一種“贏得毫不費力”的假象。畢竟現在已經是一個連玩王者農藥,不讀書和晚睡都會被“世界懲罰”的年代了。
看上去是自嘲,其實是自勉,看上去出世,其實是入世!盡管“好看有錢”的價值導向有待商榷。
而開頭文案的邏輯是什么?是撕扯喪逼們血淋淋的傷口,是否定喪逼們維持體面的努力:你不僅窮,還打腫臉充胖子,你不能隨便看世界只能窮游,你買不起大牌化妝品只能用小樣,你看你,好像一條狗啊。這是對自稱“喪逼”的人赤裸裸的挑戰好嗎?所謂自嘲,就是自己才能嘲諷自己。我自嘲是抖機靈,你揶揄我就是人身攻擊了。
無獨有偶,之前網易云音樂APP向大家推送了這么一條喪文案:
結果是殘酷的:
喪文案本身無對錯,它只是一種抱怨的表達方式,面向這個世界發出的,混合著野心、雞賊、幽默、勵志的復雜情緒,所謂“朝生活翻個白眼,然后依然用力朝著夢想前行”,而不是“生活你來碾壓我吧,我不想活了”。
想從“喪文化”中分一杯羹的商家們注意了,感同身受凡事有度,文字間多用“我們”,少用“你們”,少寫點這種扎心之作,把自己擺在人民的對立面的結果就是自絕與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