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之前,我從未想到自己能有這么一個深刻的心理歷程,與其說這是一個考研的過程,不如說這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
一、學習永遠在路上
考研前,相信大多數人應該都和我一樣,剛開始的時候躊躇滿志,但是慢慢地,隨著時間越來越長,這份斗志也在不停地被消磨,中間有好幾次想過要放棄,但是,卻也不敢放棄,因為心中始終存著一份期待,“萬一呢……”,所以,自己就這么磕磕絆絆、猶猶豫豫地一小步一小步地走著。考研中間的艱辛就不多贅述了。而當我真正到了考場上那一刻,一開始還是有點緊張的,但是過了一會兒,我就慢慢放松下來,打量著考場,這一瞬間,突然覺得,這其實就是一場期末考試一樣的考試而已。對!就是發卷老師發給我們試卷,然后我們將自己記得的知識在試卷上寫出來,最后再收卷的過程。看平淡點的話,它就只是一場和平時一樣的考試而已。
考研前,覺得考研就像一座大山一樣,難以逾越,但是走出考場的那一刻,突然覺得,這樣就結束了嗎?恍惚間,有種不真實的感覺,自己準備了這么久的東西,短短兩天內就結束了。但是那一刻,其實更多的是一份釋然,終于結束了……
我在網上看到很多網友說,考完之后不知道干什么,有種突然閑下來的空虛感和迷茫感,對此,我的觀點和他們不太一樣。相反,我認為,正是因為考研這一次的經歷,讓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也認清了自己。我感謝這一次的經歷,讓我明白了原來我還能有這么堅持的一個瞬間,原來我真的能夠在圖書館安安靜靜地學習一天,并且每天都收獲滿滿,(之前也不是沒在圖書館學習過,但可能沒那個壓力,所以學了一會就拿起手機玩兒去了,是假裝認真的樣子)。此外,這次的考研,也讓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作息和持續學習的習慣。因此,不是說考完之后就結束了,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而已,未來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學習之路永遠不會停止。
我還記得12月22號考完的那一天傍晚,我和小伙伴一起準備坐車回學校,但是第二天就要交期末論文了,然而由于前面準備考研我一點都沒動,因此在回去的途中,我坐在地鐵上還在準備期末論文的事。沒有網,就自己手機開熱點,讓電腦連著;地鐵上人多,所幸我們坐的是首趟列車,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位置,就把電腦放在行李箱上瘋狂地查找論文和資料。那一刻我是真的覺得,不是說考完研后,事情就結束了,永遠有下一個事情等著你去做。人的一生那么長,考研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而已,只是它比較重要,能夠影響你未來的人生方向。我們不能因為一件事的結束,而停止人生的奔跑,要向前看,為下一件事情做準備,迎接下一次奮斗的到來。
就目前來說,我現在已經是大四生了,再過半個學期,可能考上研究生,可能為工作做準備。但至少我現在還是一名大學生,是一名學生的身份,那么,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做好學生階段該做的事情:準備畢業論文的事,準備沒拿到的證書,比如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試、比如教資、比如英語六級(本人英語比較渣),不要等到畢業后才后悔。一切都還不晚,只要開始,就是向前進了一步,要相信自己!
二、自我認知的覺醒
除此之外,考研帶給我的,還有自我價值的定位。蘇格拉底曾說過“認識你自己”。這句話多簡單,但其意味又何其深刻!人,最難的就是認識自己。人既不能了解自己,別人也不能了解你。人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存在,就更別提如何與人交往了。說實在的,我本人是一個不太會交際的人,對人與人之間的細微關系也不太敏感。因此與人交往時,往往都是沒什么主見。大家討論事情的時候,自己也沒什么想法,加上自己也比較隨和,所以基本上大家討論完后,我象征性地附和上一句“好”。由此可見,我其實是一個不太喜歡、不太習慣表達自己,并且不會思考的人。但是這次考研,我在接觸真題的時候,突然發現了這一點,那就是:你可能有一些想法(畢竟復習了那么久的知識,腦子里多少還是有點東西的),但是你不會表達,并且表達得不完整。這體現在試卷上就是得分點不全。比如說名詞解釋“竹林七賢”,那可能大家都知道這指的是“嵇康、阮籍、阮咸、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這七個人,但是只答這七個人名是不夠的。你必須要答出他們是哪個朝代,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形成的,以及他們的影響和意義,還可以稍微答點他們的作品及藝術風格之類的。當然這個具體怎么答還是根據分值來。但是首先你必須要把最基本的知識和邏輯答出來。就像我們和朋友嘮嗑一樣,講述一件事情,總該是有前因后果的吧,你如何把事情說清楚,這個考驗的是一個人的思維邏輯能力。恰巧,我就是薄弱在這一環節,并且十分幸運發現了這一點,能讓自己有一個成長的過程。下面是我關于“自我”的探尋。
首先,要有自我的意識。自卑的人往往都是否定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第一反應就是“我不行”。比如說我爸媽催我考駕照這件事,以前的自己,想都不敢想,而且當時還處于比較幼稚的時期,對學駕校這件事,總覺得很遙遠,并且覺得自己肯定不敢開,所以第一想法就是拒絕。然而現在,我的想法是駕照要考,但是要等我把目前所有的事情做個排序,然后一件一件地來。目前我已經很坦然地接受了學習駕車這一技能,而且相信之后肯定會用到的。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加舒適,這不僅僅體現在學業上,還表現在生活中。而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首先第一服務的是我自己,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我本身。所以對于自卑的人來說,“自我意識”非常重要。而這還體現在人際的交往上。前面已經提及,我與他人交往時,是不會并且也不敢表達自己的。但是現在,我慢慢地關注的重點放在自己身上,明白自我的需求以及自我的關切。我會在別人交談時出現自己不適的言論時,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讓他們關注到我的需求,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默不作聲,一個人私下暗自慪氣。在與他人談論事情時,我會想著,怎樣表達才能讓他們接收到我想要傳遞出的信息。我會盡量將一個事件講得有清晰、明白。因此,一個人要有自我意識,只有意識到自己,才能慢慢做出改變。
其次,要有分析問題的眼光。這一點主要體現在批判上。當然我說的批判與現代意義上的批判不是一個意思。我說的這個,指的是文學評論中的分析和評論,主要是指辯證性思維。這也是這次考研中的一大收獲。文學理論從作品、作者、世界、讀者四個方面來研究和闡釋文本,文學作品從內容和藝術思想來分析作品。同樣的,在生活中,我們與他人聊天,也可以試著去分析這個人的性格、說話特點和他的思維邏輯。這一點我深有感觸。
在期末考完的那一天,我和研友一起逛了下校園(因為第二天就要回家了,所以在回家前一晚走走,放松一下考研的心情),發現有一個2017級影視傳媒學院的舞臺表演,就打算去觀看。里面演出的節目有《羅密歐與朱麗葉》、《歡樂復活節》、《契爾卡什》、《主角登場》和《長椅》五個節目。不多不少,每個節目大概二十多分鐘,六點開始,八點半結束。《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相信大家都是熟悉的,《歡樂復活節》講述的一個膽小的丈夫趁著妻子出差而偷情,結果妻子臨時回來,丈夫被抓包的故事,《契爾卡什》講述了流浪漢契爾卡什與加夫里拉二人關于金錢的對話,塑造了一個不屈于金錢、保持人格的高大的契爾卡什形象,與貪婪怯懦、見財忘義的加夫里拉的小人形象,《主角登場》則講述的是一個沉醉于自我幻想愛情中的女子形象,因為見過帥氣的哈羅德后,便自編自導地上演了一出哈羅德與她甜蜜的愛情故事。《長椅》的故事沒太仔細觀看,現在不太記得了。觀看結束后,我和研友討論了下這些話劇,她感慨說,這些話劇大多說的都是愛情,類型有點單一了。但我卻不這么覺得,我反而覺得不論這些題材屬于哪一類,但是里面的人物形象都是塑造得非常成功的!文學形象是構成文學作品的基本要素。文學形象塑造得成功與否,是衡量優秀文學作品的重要標志。而且這些人物形象,都是優秀的文學形象,是典型的代表。他們身上,代表著人類最普遍、最本質的情感,不論是對愛情還是金錢。這都是人類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反應了人的本性。后面研友一聽,好像是這個道理,連連認同我的觀點。因此,一個人的思維以及思考的方式,會讓你意識到一些平時不太注意得到的點,讓你的生活充滿驚喜感。
三、總結
說了這么多,可能內容有點凌亂,但是以上就是我考研過后的感想。考研不僅是對專業舊知識復習與對其他新知識領域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的過程。這一階段,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不斷地打破自己、重組自己,最后終于認識到,我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以后要怎么走。考研,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經歷,也是我成長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