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你“你快樂嗎?”,想必這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或者答完還是會有很多“但是”。人生漫長,最難的挑戰就是放過自己,如何坦然地快樂生活。
首先,要明白快樂的重要性,幸福的能量是很強大的,能夠驅趕一切黑暗。若然你現在因為一些原因,可能是經濟,可能是人際關系,可能是工作壓力帶來的抑郁情緒中未能走出來,那你只有開燈,把燈打開照亮一切。而開燈這個動作,必須靠自己去完成。只要開燈了,你就會發現還有一扇窗,原來一直有機會可以走出去的。
我只活了小半輩子,可能有40%都是“一般”開心。小時候可能是性格問題朋友很少,被人歸類為孤僻小孩;長大讀書也是普通水平,考不到好學校;出來工作了,公司欠薪倒閉都遇過幾次;連爸媽的退休金都比我工資高,永遠追不上房價的進度。等等,這樣說下去,我的小半輩子不止只有40%“一般”開心呢?!
近幾年慢慢走出陰影,生活開始慢慢變好后,回想起自己所經歷的過去,總結出一些關于情緒管理上的小巧思。抑郁情緒源于自我要求過高無法達到,與人比較貶低自我,嫉妒別人,完美主義等。
要求目標過高
如果現在你學習班級排名是30,期末要考全班前十;或者現在英文30分,期末英文要考80分,這就是對自我要求目標過高?,F在到期末這么短時間內,是無法到達這個目標的。這無疑在學習過程當中不斷給自己壓力,同時會感到無論怎么努力都離目標太遠的無助感。
不如先給自己設定一個可以達到的小目標,學習排名提高5-10名,學習成績提高15分,這樣是不是更容易達到目標而收獲成就感,從而推動自己更加進步呢?
與人比較
雖然我們是獨立的個體,但我們不可能不與其他人產生關系而獨立在社會上,所以與人比較是在所難免的,我們很難做到獨善其身。常常都看見別人明明做同樣的事情,從事同樣的職位,但別人工資就是比你高,微博粉絲就是比你多,我們心里就會感到不平衡,不甘心。
其實人與人比較,是很摧毀人心的。為什么我們總要看別人而不做好自己呢?如果你覺得別人在某個領域超越自己,所獲得的成績比自己好,我們應該向他人學習方法再實踐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一味在乎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應該是努力把差距拉近。
嫉妒別人
嫉妒別人和與人比較的差別在于,嫉妒別人是“我看不得你比我好”。當別人做得好的時候,你自我感覺是更加反襯自己的差勁。嫉妒別人就像是戴了有色眼鏡看事物,是一種不美好,不積極,不向上的心態,永遠都活在別人的陰影下失去自我。我們要摒除嫉妒心,用真誠的心態去欣賞看待事物,你才會發現事物的美好和本質。
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可不是處女座的專屬便簽,絕大部分人都會有。做事情盡善盡美,做到最好,把最好的東西呈現出來。但完美主義的人面對事物往往會害怕失敗,不敢嘗試,在乎別人的評價,但又想做好,標準不斷提高,永遠都滿足不到自我標準,就會陷入死循環當中。
我們也應該要明白,人無完人,每個人都不可能做到最好。無論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都有權不欣賞你,批評你。但不必改變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只要問心無愧,把事情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就足夠了。
我也承認,自己并不是一個樂觀的人,加上工作、生活壓力,早幾年前一直都活在抑郁情緒下,不甘心為什么自己這么倒霉。
但慢慢經歷的事情多了,其實我們不快樂的原因都是自找的。自己的情緒就應該能自己掌控,不被外界所影響。有沒有發現,有時候真的只要到外面走走看看吹吹風、運動流一身汗、跟好友相聚,就能收獲快樂。
快樂其實真的很簡單,讓我們回歸最簡單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放過自己,活出真我,坦然地生活!
以下是抑郁情緒思維導圖(可點擊放大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