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5400里,海拔2400米,祖國西南邊陲近在咫尺,玉龍雪山觸手可及,從飛機艙口向外張望,初生的朝陽刺破萬里云海,在綿延不絕的崇山峻嶺間肆意遨游。俯視蒼茫大地,或有蜿蜒曲折的河流,或有覆蓋千年冰雪的山脈,或有翻滾彌漫的白云。對著腳下的這一切,我在心中默念:
云南,我來了。
? ? ? 作為一個準文藝青年,素來向往遠方,遠方對于我來說,是一片自由的國度,遠方對于我來講,是畢生追求的信仰。然而我自小很少離家,這一次出行,自然是異常興奮的。
chapter? 1? ? 麗江古鎮
? ? ? 都說麗江是世界艷遇之都,這種說法自然是無惡不作的商家為了吸引游客的一種炒作手段。這是我能想到首要原因,此外,正是因為麗江的秀麗山水和古鎮風情,讓每一位游人沉醉其中,身心浸泡在一種意亂情迷的美好情愫中,勾起所有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所謂的艷遇便如溫度適宜的花房,花兒會恣意地綻放。
? ? ? 說到花兒,便首先從花開始談麗江這座城。行走在束河古鎮的街道上,古鎮依山而建,麗江地勢起伏,基本沒有什么平原。古鎮上,石子鋪成的道路經歷千百年歲月的洗禮,變得光滑。道路兩旁的特色客棧、飯莊、酒廝,都無一例外地或是懸掛、或是擺放著各種怒放的花朵,紅色的、黃色的、紫色的,菊花、牽牛花、格桑花點綴在屋檐下、欄桿上、簇擁在墻角間,木結構的房屋間盛開著各種花朵,在陽光的照耀下,似乎發酵出一種令人幸福的甜蜜氣息,讓這座靜謐的古鎮仿佛變成了世外桃源。麗江古鎮不同于蘇州式的江南古鎮,木質結構的院落更為古鎮平添了一絲粗獷和異域風情。
? ? ? 在客棧安頓之后,我們便在古鎮隨意游覽觀光,這海拔2400米的西南高原上,秋日的陽光格外濃烈,沒有了東部城市的霧霾,遠離了塵世的喧囂,萬里晴空比我生平遇到的晴日更加扎眼。古鎮中時時有慵懶的馬車甩著蹄子嗒嗒而過,古鎮街道兩側商戶的門口都有一見方寬的小河,沿著古鎮所在的山體順勢向下游流淌,發出嘩嘩的水聲。在麗江,有時候你去問路,當地人經常會說,“順著水流的方向往下走”。我很喜歡這種說法,不經意間道出了這座山城的美與自然。這街道旁的溪水,自然來自雪山,雪山上融化的雪水孜孜不倦地灌溉著這片土地,在古鎮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聽到嘩嘩的水流聲,這奔流不息的溪水,清澈見底,綠色的水草向下游的方向擺動著曼妙的曲線。只要你用手去掬一捧水,透心的涼意從指尖瞬間傳遍你的全身。“清、涼”是麗江水的直接釋義。在古鎮行走,還可以經常看到架在街道兩側溪流上的水車,長滿綠色青苔的水車在溪水的牽引下默默轉動,引得游人紛紛駐足留影。
chapter? 2? ? 麗江農家
? ? ? 到了午餐時間,我們隨意走進一家餐館,這哪里是一家餐館啊,跨過門檻,越過低矮的門樓,展現在眼前的就是一個優雅別致的舊式花房,各種擺放的、懸掛的植物、藤蘿、各種花朵盛開在其間,讓我們走路都躡手躡腳,不忍打擾他們的清靜。這其實是一個云南傳統民居,木質的樓房,頂著漂亮的飛檐,閣樓上的木質欄桿、門廳前的木質柱子,無處不透露著古樸和禪意。我們坐在院子里的木質桌椅上,老板盛情而友好地前來招呼,端來自家釀制的酸梅湯,那酸甜的味道和我們平常喝到的口感大有不同,一口甘甜清涼順下喉嚨,能品味到真正的楊梅味道。我們點了一道麗江特色菜,雪山三文魚。其實我吃三文魚次數并不多,這一次才算真正了解了三文魚。三文魚并不是我國的物種,從國外引進了以后,在我國生長。由于麗江雪山地區,水質好,溫度低,非常適合三文魚生長,于是長成了特色的雪山三文魚。這里三文魚的做法很特別,叫“一魚三吃”,我們點了三文魚后,主人便出門去了,不一會兒回來,手里拎著一個袋子,笑著對我們說,“今天你們運氣真好,找到一條小的,只有1斤7兩,平時都是3斤的,3斤的你們吃不完。”我便邊說謝謝邊給那條魚拍了一張照片。主人就拎著魚進了廚房。
? ? ? 再次端詳這個屋子,這座典型的云南木樓坐北朝南,是一個坐落在半山腰上的三面有房間的樓房,只有南邊空著,面朝山下,湛藍的半空中游來游去著白云,白云下,飛來飛去的各種小昆蟲嗡嗡地圍繞門前溪水旁的花圃轉悠,溫暖的陽光醞釀著這一切美好事物,讓人美得有點心醉。
? ? ? 不一會兒,“一魚三吃”的三文魚上來了。生魚片一盤、油炸魚皮一盤、魚頭湯一盤。點了兩杯自家釀的紅酒,傾聽著鄰桌客人悠閑低聲地講述著旅途故事,我突然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回家的感覺。想起麗江機場墻壁上的一句廣告語:來麗江,讓心靈回家。
? ? ? “家”,無關房屋,無關外物,家是心靈的容器,是一個讓人感到心安的地方,這種悠然自得和與世無爭,正是我所向往的生活。不管外界的紛紛擾擾,種花養菜,看自己家的狗狗在陽光下捉蝴蝶,跳來跳去。妻兒相伴左右,半卷詩書一杯香茗,人生是何等愜意……
? ? ? 如果說麗江是艷遇之地,那我邂逅的是心中久違的文藝心情。在麗江,找到自己,第一次和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親密接觸。
? ? ? 麗江的房價不足4000多,而且據當地人說,政府不允許建高樓,想來一則是因為當地地處山區,地震頻發,高樓不夠安全,二則麗江是世界文化遺產,高樓會破壞當地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但是在沒有高樓的情況下,4000多的房價,確是夠便宜的,不抵我們這里一個縣城的房價。在玉龍雪山腳下看到一座別墅區,名叫“雪山納里”,如此詩情畫意的名字讓我在這個別墅區外觀光了半天,能住在雪山腳下,和白云、流水、清新的空氣為伴,確是是一件幸事。
chapter? 3麗江的狗
? ? ? 做一條麗江的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 ? 在古鎮里看到各種狗,長毛的,卷毛的,灰色的,白色的,品種各異,但是共同的特點是,他們都不怕人。麗江的狗狗們會蹲在沿街店鋪的門口,趴在木質的門檻上,看著門外來來往往的人群,他們如此悠閑地看著你,悠閑得甚至有點冷漠,冷漠中又帶著萌,讓你憐愛不已,想要去摸摸它,然而它是任你隨便摸的,它也不會因為你摸它而感激得搖搖尾巴,也不會因為你摸它而勃然大怒地對你狂吠一通。它只是繼續坐著或者趴著,眼睛都不眨一下,似乎對你很鄙視,心里在想,沒見過狗狗么?沒事不要摸老子。又似乎對你很同情,沒見過狗狗么?老子都沒開心你開心成這樣?。。。。呵呵,總之,麗江的狗,都致力于做一條淡淡的狗,趴在淡淡的陽光下,思考著淡淡的哲理。。。。
? ? ? 我們在拍婚紗的時候,以一家店面為背景,那只店家的狗狗就趴在我們身邊,我們嫌它礙事的時候,用腳踢踢它的脊梁,它甚至都懶得用眼睛看我們一眼,繼續耷拉著眼皮,呆滯地看著遠方。似乎在相思著某位姑娘一般,得了相思病。最后我們不得不用婚紗把它蓋住。于是,地上就隆起了一座肥肥的小雪山一樣,堆在那里。直到坐在臨街窗口桌邊的主人輕輕地喚了一下它的名字,它終于慢吞吞地站起身來,從婚紗下面鉆出來,晃著悠悠的身子,懶懶地走進屋里去了。
? ? ? 我是從來沒見過在麗江這么不怕人的狗狗,不僅是不怕人,還對人一點表示都沒有,似乎把你當做空氣。這應該就是屬于一種麗江特有的景致,也只有麗江的狗,沾染著麗江的輕與慢,狗的悠閑,正是麗江的悠閑。與這晴天、碧水、白云和與世無爭一樣,構成了麗江的風景……
chapter? 4麗江風光
? ? ? 我們拍攝婚紗的一處景點,是位于一個叫拉市的地方,拉市有一個海,應該就叫拉市海吧。我是這么理解的。其實這里就是一片湖,位于延綿的群山腳下,平靜的湖水清澈見底,倒映著山巒和天空和天空的白云,當你看遠方的水天交界處,你分不清云是在天上,還是在水里,你也分不清,水的藍是因為水的藍還是天的藍。這讓我想起一篇散文,有這么一句,“魚在云間游”,這種感覺是真真切切的,因為白云倒影在水里,魚兒便在云的影子間游來游去,仔細想想那場景,是不是“那畫面太美你不敢看”?
? ? ? 我們坐著漂亮的藍色鐵皮小船,在平靜的湖面上劃過,小伙子撐著船篙,用竹篙摸索著湖底。我們很自然地用手劃著水,便瞬間傳來刺骨的寒涼,那是雪山上的積雪融化后的水啊。遠處的湖堤上,格桑花開的正旺,當地人告訴我們,格桑花花期很短,只有一個星期左右,我們來的真的很巧,以前只在網上看過人家的攝影作品,今天才算知道,這就是格桑花,這屬于高原才有的美麗精靈,他們迎著湖面上的微風輕輕點頭,嬌嫩的花瓣顯得通透而純粹。格桑花與碧海藍天一起,搖曳在這西南邊陲的高原之上,遺世而獨立,讓人羨慕,在這平均海拔2400米的土地上,即使是做一株生命如此短暫的花兒,也是綻放得如此精彩。夜晚降臨,古鎮自然是一片非凡的熱鬧,少數民族的當地居民穿著自己的民族服飾在街頭跳舞,似乎川流不息的游客并不能影響他們的生活,他們圍著一個圈,手拉著手隨著音樂緩緩轉動,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顯得節奏感很強,惹得很多游人也不禁加入他們的行列。這應該就是他們眼中的廣場舞了吧。
? ? ? 在古鎮中游歷了許久,感到很累了,爬山回到了山上的旅館,洗漱完畢,坐在木樓的欄桿處憑欄眺望,頭頂一輪清晰的鉤月,清輝鋪灑在大地和山巒之間,我在此,頭枕一晚清秋,吐納高原涼風,望著麗江古鎮獅子山腳下這座城市的點點霓虹,望著遠方黝黑的山脈延綿起伏。聽著納西人講訴著他們久遠的傳說,傾聽著充滿神秘氣息的民謠,在滇池邊,安然入眠……
chapter? 5滇西風土
? ? ? 第二天,我們隨當地的一個旅行團,開始了麗江一日游,高原的清晨來的很晚,北京時間早上6:30,這里仍然是一片漆黑寂靜,想到我們東部沿海地區太陽早就升起了。我們摸索著下了閣樓,隨著獅子山冰冷的巖石臺階慢慢下山,穿過空無一人的安靜古鎮,酒吧一條街上,昨夜狂歡后飄散在空中的酒氣仍然縈繞不散,黛色飛檐下面插著的一面面國旗在清晨的微微涼風中打著哆嗦,我們順著獅子山的青石板路一路沖了下去,不知道是因為喜歡這清晨空氣,還是因為高原反應,總是感覺呼吸不暢,氣喘吁吁。遠處有人推著小車賣早點,于是買了一些小籠包,轉眼間到了大水車,這個一個地名,自然是有一個水車在山泉下悠悠轉動著,大水車邊上已經等著很多人了。
? ? ? 在導游的指導下,我們上了巴士,導游是一個少數民族人,他的民族叫“摩梭人”,在他出示的身份證上,民族后面非常特別地寫著“摩梭人”,摩梭人是一個民族的稱號。也是廣為人知的“走婚”習俗的民族。一路上,這個摩梭人導游為我們講述了很多關于自己、關于自己民族的故事,那悠悠的時光和這高原上奇異的習俗在他口中娓娓道來,讓我在那瞬間怦然心動,為我們這遼闊的祖國土地上,竟然孕育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文化與風情感到驚詫與贊嘆。大家應該都知道“走婚”,摩梭人是一個母系社會,家中女兒到了16歲以后,父母就會為她在木樓上打掃出一個房間,俗稱“花樓”,在白天,男女很少單獨相處,只有在聚會上以唱歌、跳舞的方式對意中人表達心意。男子若是對女子傾心的話,在白天約好女子后,會在半夜時分到女子的“花樓”,傳統上會騎馬前往,但不能于正門進入花樓,而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掛在門外,表示兩人正在約會,叫他人不要干擾。然后在天未亮的時候就必須離開,這時可以由正門離開。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通過男到女家走婚,維持感情與生養下一代的方式。由于母系社會中由女性當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歸母家生養,生父會在滿月時公開舉辦宴席,承認彼此的血緣關系,避免發生同父亂倫。男性稱女情人為“阿夏”,女性稱男情人為“阿注”。
? ? ? 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這種方式似乎有點太“開放”,甚至太猥瑣,但是通過摩梭人導游略帶激動的言語中,我才知道,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婚戀。
chapter? 6玉龍第三國
? ? ? 漢族人的婚姻制度受封建法理約束,一味地講求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談婚論嫁應門當戶對。愛情不過是財富與權勢的附屬品。然而在摩梭人的走婚制度下,根本不存在這種理論,他們只在乎選中自己真正情投意合的愛人。后來少數民族在受到漢族文化侵略的時候,就產生了土司制度,傳統的游牧民族最終要面臨所謂的先進文化的洗禮,最終發生了碰撞。許多本來情投意合的愛人被拆散,被強迫著接受自己并不想要的愛情。
? ? ? 這里就要講一個傳說:
? ? ? 玉龍雪山第三國的故事。
? ? ? 玉龍雪山有一個經典叫殉情谷,玉龍山的雪水養育了能歌善舞。純情質樸的納西族人。他們向往自由的生活。渴望美好的愛情納西族人。但森嚴的等級門第制度卻讓這些真心相愛的人。往往無法生活在一起。這個時候。他們就會以殉情來結束這段戀情。納西族人相信死去的人魂靈依然存在。殉情的戀人堅信死后他們一定能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在殉情之前。他們會帶上很多的食物。相約來到雪山。爬到山腰。在云霧繚繞的雪山上縱情跳舞。唱歌。歡樂。待食物吃完后。雙雙跳下懸崖殉情。納西族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雪山之中生活著仁愛的山神。當殉情的人跳崖瞬間他會。把他們接住。然后放到巨大的花朵之中。他們會在那里過著快樂的生活。多少年來。長眠于玉龍雪山的戀人不計其數。傳說。若就此死去。就可到達。玉龍第三國。即理想天國。找到人間得不到的幸福。聽說那是一個遍地開滿鮮花。沒有痛苦憂愁的地方。那是愛神游主居住的地方。在那里。白鹿當坐騎。紅虎當犁牛。野雞來報曉。狐貍做獵犬。有情人可以永遠吮吸愛情之蜜。
? ? ? 這是多么凄美的愛情故事,歷史上有多少癡男怨女在此終結了生命,他們用美好的幻想與不屈的意志向現實發起最后的沖擊,相比而言,我們現實生活中,男婚女嫁中,注重對方的家庭背景、財富與權勢的做法才是多么齷蹉與骯臟。物質生活并不富裕的少數民族人民尚不注重物質生活,為什么我們這些已經脫離了貧困線的凡夫俗子更會更怕貧窮?這無關財富,這只是人心的貪婪、迷失與罪惡。
chapter? 7夢回大理
? ? ? 火車飛躍山川與河流,在亙古原野上穿梭奔馳,穿越一座座山洞隧道,忽然間,海風吹過耳際,眼前一片白茫茫的水域,在明晃晃的的藍天下,水天相接,那種波瀾壯闊,一下子點亮了心房。
? ? ? 大理,像瀑布一般從我的心頭傾瀉下來。再次經過公交車近一個小時的顛簸,我們才來得以親近大理,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建筑風格發生了很大變化,并不像麗江那樣古樸,也不都是采用木質結構,大理民居的墻壁都是采用雕欄畫棟般的彩繪,大多數房屋的墻壁上會寫著這一戶人家的家訓,多為四字。非常有特色。大理的房屋更多像蘇州園林式的溫文爾雅,在這個更接近太陽的地方,白色的墻壁更加溫潤而靜謐,比麗江多了一抹清新與恬淡,也許大理并不像麗江,要求保持著“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頭,所以更加像一座發展中的城市,有開發的樓盤,有市中心,有各種生活街區。依山伴水的大理,似乎更加有開發的潛質。像一座日新月異的城市。
? ? ? 大理古鎮則顯得更加自然風味,這里的物價也不是太貴,我們可以從當地的穿著少數民族衣服的老奶奶地攤上買到當地的水果,一般都是自己家里種植的,可能是因為這里陽光充足,所有的水果都異常甘甜。我們走在古鎮街上,周邊老舊的街道上,能看出這些木質樓房本來的滄桑,厚重的屋頂上,都長出了一株株野草。
? ? ? 我們在洱海邊上的一家旅店住了下來,這家店非常特別,藍色地中海風格的庭院,蔓延叢生著各種花草,角落里水池里,有嘩嘩的水流聲,大理的狗狗也不像麗江的狗狗那樣淡定,我們一進院子,它便沖出房間,朝我們旺旺叫喚,可以我朝它走進,試圖安慰它時,它卻哧溜一下躲到了主人后面。讓人忍俊不禁。
? ? ? 這里的特色小吃很多,但是很少有我們能吃的順口的,有“炒土豆片”、“雞豆涼粉”、“烤餌塊”、“大理乳扇”等,我這種江浙口味似乎更加細膩,吃不慣這種比較粗獷的美味。在來洱海之前,就查了很多攻略,知道洱海邊上,可以環海騎行。后來到了洱海才知道,繞洱海騎行有148公里,需要兩天時間,我們哪里有這么充裕的時間。于是就租了兩輛自行車,沿著海邊騎了兩個小時便折返了。海邊的風光自然是令人心曠神怡的,一路上,我們看見寬闊土地上,農民在收獲作物,看見格桑花沿路開放,看見海那邊的黛黛遠山,看見當地人民并不因為我們這些游客而感到不自然,他們仍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在自己的生活里不緊不慢地忙碌著……
chapter? 8大理奇遇
? ? ? 在大理古鎮游玩的時候,自然是像買一些當地特色的物件,走到一個街角里,看到一個蹲在地上的老頭,一看就是閱歷人世滄桑的智者,面前堆著幾摞書,我看到書就比較好奇,湊上去看了看,看到書封面上的作者像和這位賣書的老頭很相似,于是就略帶驚訝地問,你是這書的作者本人嗎?老頭兒笑著點點頭,說,“這些書都是我寫的”。原來,這是一個行為藝術家,呵呵,他一共寫了四本書,有散文、詩歌和游記。我拿著其中一本書上扉頁中有一張他年輕時候照片,推著一輛自行車站在鏡頭前微笑,問道:
? ? ? “這是你年輕時候?”
? ? ? “這是我騎自行車環游中國”
? ? ? “騎了多久”
? ? ? “十年”
? ? ? 我表示非常敬佩和驚詫,十分欣喜地說,“我和你一樣,我也喜歡騎自行車,我也喜歡寫文字!”他只是微微點著頭,于是我就大聲說,“我要買兩本你的書,我要像你學習”,我當時就像一個孩子一樣,捧著一本書讓他簽名。
? ? ? 在這個神奇的地方,總會遇到神奇的事情,這種美麗的際遇正是我所期待的生活,我能想象,一個不在意功名利祿的小人物,為了自己心中的一點點愛好,一點點文藝,一點點情懷,不愿固守在一方土地上,過別人的生活。他只是在游歷中找尋自我。他的書后面有這樣一段話:
? ? ? “行走是尋找人生自由的一種方式,當你貼近大自然一步,你的心靈就獲得一種慰藉與補償,旅游并不是愉悅感官、身體的行走,而是陶冶情操、精神、思想和靈魂的行走……”
? ? ? 縱使他對于世人來講可能只是一個不出名的寫手,一個不知名的旅行愛好者,可是對于他自己來說,
? ? ? 他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自由行者。
chapter? 9旅行手記
? ? ? 中國人旅游常常是一種打卡式旅游,比如我這次來過了云南,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我去過云南了,我再也不需要去了”
? ? ? 這種打卡式旅游其實走馬觀花,只不過是為了往自己的腦子里塞一些圖像,在旅游景區制造一些垃圾,在名山大川面前留下一些剪刀手而已。應該更多的叫旅行而不是旅游。出行的時候,更多地應該帶上恭謙的心態,虔誠的姿勢,向著勝地匍匐而行。
? ? ? 10月5日,在昆明到南京的飛機上,我再一次望一眼腳下那蒼茫的云海,對著身后的群山、河流和讓我肅然起敬的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在心中默默念著再見。也許有一天,我會為了看一朵格桑花奔波而來,我會為了掬一捧雪山水跋涉而來,我會為了在2400米高原上仰望一下湛藍蒼穹給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土地帶來的福祉與文化,朝圣而來。
? ? ? 雪山含笑、洱海垂淚。
? ? ? 再會了,彩云之南,我的心靈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