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這樣一條內容:“越是漂亮的女人就越會知道自己投資自己;越是粗糙的女人就越舍不得給自己投資!于是兩極分化也越來越嚴重,美麗的人越美麗;粗糙的越粗糙!”
兩極分化這個詞特別顯眼,讓我不禁就聯想到了富人與窮人的區別。套用上面的話也許就是越富的人就越知道自我投資,越是窮人就越不舍得給自己投資。于是兩極分化也越來越嚴重,富的人越來越富,窮的人越來越窮!
最近因為小六的早讀會讓我對富人窮人,富人思維窮人思維也有了一些了解,和自我的分析。
早讀會的書籍是《富爸爸窮爸爸》。頗為有趣的對話內容,讓人很有讀下去的欲望。在這些不斷的對話中,也就多少對一些財務知識有了了解。
特別贊同一句話,父母對金錢的態度真的會影響到我們自己對金錢的態度。父母這輩他們更多的就是希望穩定的過一生,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寄希望于以后會有退休金,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定要找一個穩定的工作,穩定的工作才能很好的給你交保險,于是你退休了也就不用愁了。其實這樣的態度,多數是出于恐懼的心里。例如:害怕付不起賬單,害怕被解雇,害怕沒有足夠的錢,害怕重新開始。對此,我也看到了我自己,我當下其實也是在尋求一種穩定。哪怕我老公對現在的工作不滿,覺得沒有上升空間和發展前途。但是我害怕萬一他換了工作,我們的房貸等等怎么辦?于是我也拼命的找出路,其實說來說去,我們都是被錢禁錮了,都只是在為錢工作。
這個世界千變萬化,只有這些忠告沒有變。這是不對的,我們不能被“穩定”這個詞給框住了。
那讓我們從“資產”和“負債”兩個概念中學一些相對有用的內容吧。
什么是資產和負債?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里的東西。而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里取走的東西。
而如何區分資產與負債呢?就是看它是否能夠給你帶來現金流。
我們常常也會發現,好像當我們掙錢越多,負債也會越多。其實這就是因為,當我們掙錢多了,欲望也就增大了,恐懼也增大了。其實這也是表明了,我們大多數的人太過關注于錢,而不太關注它們最大的財富,也就是我們自己所受的教育。我們還是要學會不要為錢工作,要了解一些財務知識,知道金錢的運作和規律,讓錢為我們工作。
說到這里,你也許會問,那怎樣讓錢為我們工作致富呢?有一句話它是至理名言:想要致富,就不斷買入資產就行了。
這也讓我想到了我一個朋友,她說她總會想著去做一些投資。只要有錢,就會把錢分散,做不同的投資。現在看來,她的投資其實就是在買入資產。她是對的。值得我去學習的。
所以最后,我們一起來學一些邁向財務自由的方法論。
1.我們首先要知道其實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的人生。其中投資的關鍵就是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說白了其實就是自我投資,讓自己升值。我覺得當下的斜杠青年之所以成功了,其實就是他們投資了自己的人生,幫助自己實現了財務自由。
2.我們要知道時間是最大的成本。利用時間,哪怕做些重復的事情。往往在不斷的積累過程中,就會實現了財務自由。注意,我這里說的重復的事情,不是你每天重復的工作,每天做一樣的事情。舉例來說,就是小六的讀書會,我們其實一直在重復做早起的事情,但是在這個早起的事情中,我們的過程是學習不同的自我提升的內容。通過閱讀不同的書籍內化自己。然后從輸入到輸出,再把知識在不斷的積累和打磨中打造好自己的個人品牌,最后換得錢。
3.要真的認識到資產和負債的區別。正的現金流會是你的資產不斷放大,而負的現金流只會縮小你的資產。
4.多做投資增加現金流。比如學習,比如定投基金等等。但也不要急于追求結果,往往現金流也是積累之后的產物。
那么,還是那句話,不斷的買入資產把!最后再拋下一個問題:如果你不是為了錢工作,那我們在自己的工作中能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