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 一到盛夏天,白云山滿山蟬鳴。由登柯子嶺漸漸響起,不絕于山間小徑,一轉過龍嘯臺,郁郁蔥蔥山谷中蟬聲陣陣,時遠時近,時高時低,時重時輕。不知是心理因素還是環境因素,總覺得白云山蟬聲特別清脆悅耳。或者“蟬噪林逾靜”,就有山幽更動聽。
? ? 正在石凳休息時,身旁樹上突然蟬聲亮起,“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唐代司空曙的《新蟬》此刻應景相宜。夏邀蟬至也好,蟬鳴夏熱也好,在白云山聽到這一片蟬歌,平添清爽涼快,更覺心曠神怡。
? ? 半山亭上歇,蟬聲滿耳饒,從東南西北的樹叢傳來,由腳底深谷密林鋪天蓋地飛飄,使人完全置身于蟬鳴的立體交響樂世界中,酣暢淋漓,愜意美妙。同行大哥遞出幾個荔枝請我嘗,是綠中帶紅“妃子笑”。哈哈,又到蟬鳴荔熟時,又記曾寫舊曲調:“蟬鳴荔熟音畫伴香天地謠,荔熟蟬鳴如期赴約時空邀。生命的顫動,打造這永恒的情調。嫣紅的舞臺,合唱出和諧的祈禱。”
? ? 一陣山風送烏云,突然急雨降頭頂,幸虧未離開石亭,但風雨聲取代了蟬鳴聲,令人感到一陣寒意,生起擔憂雨中蟬的心情。當然,純屬多余。現在夏正盛,倘若到初秋情況就不同。蟬鳴秋寒,暮蟬聲盡,最后一陣秋風寒雨打來,它就會從高樹跌落,完成歌者的使命。
? ? 雨已停,太陽出,蟬聲又起來。一種怡然同悵然而又無法釋然的憐愛,混著贊賞之情縈繞于心懷。盡管是小小蟬仔,卻總能應天地之邀如期赴約來,以微小的身軀,釋放出巨大無比的能量,用心靈的顫動,唱響山山水水的舞臺,用短暫的生命,演繹千秋萬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