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賢聰
一所由時任鎮雄教育局長,張仁文老先生創建于民國未期的學校;一所擁有眾多名師,王長積(南下師級干部)、陳曉華(云師大二級教授)、劉詩正(語文泰山級教授)、王新同(全國首批特級教師)、張義波(大師級物理教師)、洪勇(大學教授、校長)、彭善秀(畫家、大學教授)、……;一所在改革開放后,平均三年左右就培育出一個清華(北大)學子的云南知名傳統老牌學校――云南威信縣中學,到今年淪落到一本率低于全省近十六個百分點,本科率低于全省近四十個百分點的水平。人們不禁要問:面對物質條件那么好的學校(校園是全新的、花了差不多五個億),教師全是本科師范,甚至還有幾個是師范類的研究生,出如此低劣的成績,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一、曾經光輝的歷程
(一)鼎盛的八十年代
1981年,尉宏考取清華、陳玉娟考上北大,一時成為云南省的轟動性新聞。時任省委書記到威信縣視察時說,威信的教育與林業是云南省的兩面旗幟。一中選了十一個教師,到北京旅游學習。那時的威信學生,只選威一中不讀昭一中。
(二)興盛的九十年代
1994年,孟慶紅考取北大。1996年,藍海、王昊雙雙考取清華。那時的二中也出夏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川大、華東師范大學等"雙一流"大學,而且平均成績逼近昭一中、云天化。可以說,威信縣的高中教育出現了一中、二中"比翼雙飛"的盛世狀景。
時任縣委書記雖是師專畢業生,但不懂教育,而且將教育與政治掛鉤,"莫名其妙"的免了二中校長,將優秀學生全拔到一中,從此將正處于頂盛時期的二中,推向了一路下滑,至今全市倒數的深淵。這也許就為我們今天的教育,埋下了一個"重榜"雷彈。
(三)昌盛的二十一世紀之初
2001年鄧玉林(清華)、武健(南開)、李洋(北航)、胡介(武漢大學)、雷洪川(上海交大),獲物理奧賽西南賽區一等獎(威信首次、且鄧玉林排名第八),2002年鄧玉林考上清華大學。2003年由余佑聰等輔導教師帶隊,參加西南物理奧賽的威信一中學生,陶媛媛(第一名)、李吉(第二名)、陶嘯森(第四名),當年由威信組隊五人(師附中一人、曲一中一人)參加全國物理奧賽。那時的威信一中,比云師大附中、曲靖一中還要耀眼。
2004年陶媛媛考上清華,2005年李杰考上清華,2008年威一中"研究班"理科綜合平成績創235.5的歷史佳績。那時的威信一中有誰說她不好呢?威信有少數外出讀書的學生,極少數是成績好的,大多是有錢人但成績不好的。
二、如今殘酷的現實
(一)二十一世紀一十年代的沉浮
? ? 1、 2013年(本科率42.65%),一本144人(10.64%)超鎮一中絕對數,普本436人(32.01%)與鎮一中絕對數相當。威信又出一北京大學學子。
? ? 2、2014年(本科率58.73%),一本97人(7.27%)只是鎮一中的一半,普本834人(51.46%)比鎮一中多398人,普本率與鎮一中基本持平。威信又出一清華學子。
? ? ? 3、2015年(本科率66.47%),一本147人(10.88%)比鎮一中少47人,普本751人(55.59%)比鎮一中多209人,普本率與鎮一中基本持平。這是本科的巔峰。
? ? ? 4、2016年(本科率63.29%),一本181人(12.53%)比鎮一中少10人,普本796人(50.76%)比鎮一中多233人,普本率與鎮一中持平。這是一本的巔峰。
? ? ? 5、2018年(本科率39.55%),一本108人(6.52%)比鎮一中少157人,普本547人(33.03%)比鎮一中少97人,普本率比鎮一中少26%。這是一個谷底。
? ? ? 6、2019年(本科率44.25%),一本152人(8.27%)比鎮一中少95人,普本661人(35.98%)與鎮一中基本持平,普本率僅比鎮一中少19%。從一本看,基本回到2013年威信一中的水平,但與鎮一中20.36%的一本率差十二個百分點,是需要找差距原因的。從普本看,已經追上了鎮雄一中。從本科率看,基本恢復到了威信一中2013的水平。
(二)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起步
2021年,一本86人(一本率5%),本科率近22%。這個起步也太低調了,比歷史上最差的2018年還要低,而且還不知道是否是谷底,對古老的威信中學來說,應該是到了"報警"的時候了。
(三)大量學生外出讀書
當我們眼望每年上千人的學生外出讀書,家長們將上億的錢送向外地的時候,難免為我們現實的教育難過。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長不相信威信教育呢?而且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如此。
三、偉大的復興之路
(一)從思想上解決根本問題
有同志講我們生源流失太嚴重,因此無法重振一中,這個理由不完全成立。有一個案例值得大家學習,今年建水實驗中學進入全省前50名的學生,一個中考516.7,一個中考470,一個中考460。它至少說明,"掐尖"的學生也不一定全上清華、北大,普通學生也能問鼎清華、北大。
有同志講我們待遇不好,什么費都沒發,這個理由也是不充分的。首先,如果我們苦出成績了,那發什么都是對的;沒有好成績,人家就要查你,發什么都是錯誤的。其次,國家給我們的工資其實也不算很低了,當年我們工作時一個月才36.5元的工資,但我們仍然加班加點,沒日沒了的干。那個時候奉獻很光榮,當然受到領導、學生家長及學生的贊許。
因此,我們一中當前的現實,不是解決錢不錢的問題,而是要拼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上級領導及全社會的認可,把優質生源留下。到那時,就可能要什么就有什么了。
(二)深抓管理
1、深抓班級管理
從我們多年做班主任的經驗來看,自覺的學生很少很少。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持之以恒的做好一個"勤"字,然后"盯"住每一個學生,重點是那些很不"自覺"的學生,落腳點就是要對每一個學生都實施管理,這樣的班級不出成績都不行。
而且班級管理要數據化,對一個學生而言,不是感覺他哪個方面好與差的問題,而是要用數據說明,他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哪個是強項?哪個是弱項?再根據大數據處理方法,指導學生如何查缺補漏?如何保強增弱?
2、深抓教師管理
教師是學校成敗最關鍵的要素,一個擁有許多名師的學校,當然不愁優質生源。一個擁有名校長的學校,當然不愁名師相擁,當然不愁沒有好學生。
(1)備課管理
這是一個合作的時代,這是一個團隊協作的時代,這是一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備課就必須是一個集體活動,沒有備好的課最好不要上。而且備課、聽課及課后反思學課,必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備課要涵蓋知識研究性認識、上課方法、如何采集課堂數據等等。同時,也要采集好每一次備課活動的數據,便于大數據管理及分析。
(2)課堂管理
課堂管理的內涵有管紀律、管活動、管學習、管成績、管反思學習及課后作業等等,當然要實現數據化管理。
(3)終身學習管理
要解決好"一桶水與一碗水"的關系,教師就必須首先成為知識淵博的學者,才能締造"師高弟子強"的教學效應。因此,教師不但要研究性學習本學科的知識,更要注重教育教學方法的知識,當然也要學習一些開拓性的知識。
3、深抓行政管理
(1)會議管理
少開大會(效率低于10%),多開小會(效率超過30%以上),多開操作型、活動型會議(效率在90%以上)。用大數據方法管理會議。
(2)執行力管理
要杜絕會議布置無檢查督導的情況,有一項數據統計表明,有布置、有督導、有檢查的會議,工作效率可達90%以上,而有布置無檢查的會議,工作效率可低于10%以下??梢姡瑘绦辛芾聿攀菍W校成功的關鍵。
(3)行政大數據管理
學校德育處、教學教師處、總務處、學生處的管理,要從記錄、考核、評估等方面,構建數據庫,同時用大數據分析方法,得到工作過程的優秀率,進而不斷修正管理與工作方法,這是現代最先進、最高效的管理科學。
(三)構建雄厚的師資群
西南聯大是中國教育的頂盛之作,教學條件很差,而且隨時要擔心日本人的轟炸,但出了一大群優秀學生,以及諾貝爾獎獲得者。
西聯的成功歸為兩個條件:一是有一群優秀的教師;二是遇上了一群優秀的學生。這也就是我們現代培優的根本法寶。因此,一個學校若要成為未來名校,締造優秀的師資群最重要。
(四)打造現代教育團隊
1、教師教學理念
學校管理、教育、教學要圍繞學生特長進行主動研究性的教育教學。學校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及特長,舉辦多種特色的教學班級。尤其要在外語、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上,尋求尖端學生的突破。
教師的教學不是經驗教學,也不是“學者型”教學,更不是“拿來主義”教學。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教學,要研究班級,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學方法,研究考試。教師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體系,教師最終要成為教育家。教師教學要推行“堂堂清”、“周周清”、“段段清”,同時推進《三段流程》教學法。
2、學生學習理念
學校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學習,打牢基礎,張揚自身特長?,F代研究表明:凡是考上一流大學的學生,人人都是主動學習的。按照美國教育研究院的學習“金字塔”,主動學習可以使學習效率達95%以上。因此,要讓學生主動學習教科書,打牢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去主動尋覓求解相關知識的習題。不要讓學生被所謂“教輔”、難題、怪題“套住”,在“題?!敝斜粍訉W習。
3、行政管理理念
團隊管理是現代管理之魂,已經被無數的實踐證明是正確且行之高效的。因此,學校管理中的獎懲必須"輕個人、重團體"。
2021年7月,縣委、政府新的領導班子,重新對威信教育、特別是威信一中做了新的布署,而且是比較科學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及關懷下,在威信縣深厚教育底蘊的條件下,在所有教育同仁的同心協力努力下,云南威信縣(一中)的偉大復興,也就是一個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