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詞由來已久,詞義雖略有不同,但都包涵有對有學問長者的尊稱之義。在“有酒食,先生饌?!保ā墩撜Z·為政》)以及“先生何為出此言也?!保ā睹献印るx婁上》)這兩句中,“先生”主要是指年長而有學問的人;在“先生坐!何至于此!”(《國策·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先生”是對有德行長輩的稱呼;而在《禮記·曲禮》“從于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中的“先生”則是對老師的尊稱。
歷史上對女性稱“先生”,最早可能流行于宋元的說書界,他們稱女說書人為“女先生”;到明清時期,“女先生”一詞也有女算命先生的意思。直到民初,由于女權運動的興起,提倡男女平等,“女先生”才被用來稱呼德高望重或有學問的女性,如:宋慶齡先生、冰心先生、張愛玲先生、楊絳先生等。
楊絳先生出生于1911年7月17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她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直到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楊絳先生主要著作譯作主要有:
散文類:《干校六記》、《將飲茶》(含《回憶我的父親》《記錢鐘書與〈圍城〉》《回憶我的姑母》等)、《雜寫與雜憶》(含《懷念陳衡哲》等)、《丙午丁未年紀事》、《我們仨》、《我在啟明上學》、《走到人生邊上》、《老王》(收入中學語文課本)
小說類:長篇小說《洗澡》;短篇小說:《璐璐,不用愁!》、《小陽春》、《大笑話》、《玉人》、《ROMANESQUE》、《鬼》、《事業》
譯作類:《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
劇本類:《弄真成假》、《稱心如意》、《風絮》
論集類:《春泥集》、《關于小說》
2016年5月25日凌晨,楊絳先生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楊絳一生不僅著作譯作等身,且德高望重,堪稱女性楷模,稱其為先生毫不為過。對于楊絳先生的去世,至簡深表悼念,愿楊絳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