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結論:
"AA 制" 三五好友聚餐、娛樂 中真實需求(其他場景);
"支付寶/微信 AA 制 收款" 是一個 "偽需求/偽功能"(即使有小部分人在嘗鮮/使用 -非主要使用方式)
"AA 收款" 把人與人之間 關于 AA 收款理想化了, 大家不一定選擇這個方式
快下班的時候, 偶爾大吼一聲 "大伙今天晚上我們搞個聚餐吧, AA 制 哈"... 走起
可見現實生活中確實有 "AA 制"
關于"AA 制" 百度百科的定義
AA制,意思是各人平均分擔所需費用,通常用于飲食聚會及旅游等共同消費共同結賬費用的場合,在于雙方或者多方都存在消費卻一起結賬,免去個人或者部分人請客,消費均分。
生活中, 我經常組織大家玩 "狼人殺/三國殺、K歌"等聚會活動, 那么我是怎么解決 AA 制收款呢 ?
角色:三五好友(自己就是用戶)
場景:肉蟹煲(聚餐)
真實路徑
"總餐費" - "心算/計算器 - 平均數" - "打開支付寶/微信 - 掃一掃付款"(有聯系方式的轉賬/發紅包)
"AA 收款 期待的路徑"
"總餐費" - "點擊AA 收款 功能" - "填寫人數/總價" - "選擇朋友/掃一掃付款" - 買單人
"小伙伴手機端收到 - 待付款信息" - "付款人"
看看 他們 是怎么 玩的呢 ? (聊了5個喜歡玩耍的小伙伴)
AA 制是一個真實發生的事情, 但是不代表 大家知道/并愿意使用"AA 收款"確實 存在問題的;
-----------------------------------------------------------------------------------------------------
一點延展思考
回顧"王詩沐" 老師在課件中列舉的場景已經幾乎包含了現實中常見的形式 - 活動、聚餐等;
從"AA 收款" PC時代依賴 "相對穩定的社會關系", 到如今 "智能手機 - 通訊錄/掃一掃/咻咻"?等方式解放熟人來優化付款路徑;
了解到一位用戶在使用 "AA收款"
問:為什么使用呢 ?
答:"方便呀,不用計算了"
想法:在智能手機普及下, 大家熟知 AA 收款的 "使用動機" 也許就是算賬這個點, 其他人掃一掃支付,
而不是"發送通知給朋友,等待朋友付款"
這樣的互動方式完成收款, 即使有小伙伴在用,依然覺得這個"AA 收款" ?把人與人之間 關于收款這個動作解決方式理想化了!
批:不太常用, 這樣買單-記錄-付款 交互 不是 人 的常用行為方式,因此"偽需求/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