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第一天我是浮躁的,感覺失落失望失去所有方向。我有個興趣是學尤克里里,尤克里里有個小名叫小吉他。 是由于外形像吉他,但比吉他小很多,所以又被人美名為:小吉他。如果有人問這是什么,說尤克里里可能有人不太懂,但一說是小吉他,人們的腦海中大概就有個形象了。為什么我會談起尤克里里呢,對,是因為練琴練到很浮躁了,練到很急功近利了。這本書的名字吸引了我,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我現在不就是這種狀態嗎?想得到很多,付出的實際行動,卻沒有。當我的才華還撐不起夢想時,我應該怎么做呢?感覺看完這本書我能明白。
這本書一開始是從作者在北京租房子的艱苦歲月說起,整本書說的都是作者自己經歷的故事與感悟或者是自己身邊朋友的故事,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明確告訴我,當才華還支撐不起夢想時該怎么做,但我卻知道了一個當她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者時,是如何一步步成為一個作家,并到目前為止已經出了三本書。作者說從她23歲到30歲,這七年來,下班后一直在堅持寫作。如果單單看結果,目前為止已經出版了三本書,我會覺得他肯定有這方面的天賦,是寫作的料子,所以才能出書。細看看過程,七年,每天,下班后,堅持,寫作。換個角度看就會看到這個結果并不是隨手可得,一步登天的。作者得出的感想是,迷茫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即使到60歲你也會有不一樣的迷茫,但是迷茫不能成為你不努力的借口,所以要不斷去嘗試,去慢慢篩選出適合你的東西。沒有人能告訴你什么是對的,你要去不斷嘗試才能發現什么是對的,這件事只能你自己去做,任何人也幫不了你。讀書真是件有趣的事,當時感覺就像是作者在我身邊和我說話一樣。我妄想著看完這本書就能得解決辦法,作者卻說,其實任何人都不能給你正確答案,只有你自己去嘗試。其實我那些自認為的小挫敗,小情緒,不過是時間長河中的濺起的一點小水花而已,算的了什么呢。
別人的故事始終是別人的故事,看得再多也不會成為自己的。但我愿意去嘗試,從小事做起就像每個人有成就的人背后都會有別人看不到的堅持,隱忍,努力和勤奮。我想做的事情有很多,例如養成讀完書后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每天早睡早起,三餐飲食規律,堅持學日語,堅持練琴,這些都是我想去做的,想讓自己養成的習慣。想到這我不再感覺失落失望失去所有方向,未來還有那么事情等著我去完成,未來還有那么多的可能性等著我實現,我需要開始一點點做起來。要不即使道理知道的再多,也只是別人的道理而已。
很高興的是我現在真是開始行動了,這篇就是我的第一篇讀書筆記,粗糙,沒文筆,那又怎樣呢?至少我已經開始了,并且會堅持下去,我想要做的事,并不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