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月沒有寫作了,現在我要回歸啦。就還是以連載的說話之道作為開端吧,這個系列寫了好久,也快寫到頭了。寫這個系列以來很多人都覺得是有用的,而我覺得對自己最大的幫助就是看事物時看得更加深入一些,因為研究起來才發現有時候視覺和聽覺一閃而過之后,沒有想得那么深入,但是一旦轉化為文字,就是一邊寫一邊思考的過程,非常鍛煉思維。
片段1
背景:選秀之時,太后看見甄嬛長得很像純元,又顯露才華,心里擔憂甄嬛進了后宮會引發后宮風波,因此用甄嬛的姓氏來為難甄嬛,想讓甄嬛撂牌子,不得入選。甄嬛雖然無意入宮,但是還是憑著機智化解了太后的為難。
太后:秀女姓甄,犯了皇帝名諱。
甄嬛:稟太后,當年臣妾父親為官,圣祖康熙看見父親姓名,說姓甄好,聽著像忠貞之氏,以此作為勉勵。
皇上:先帝的意思朕明白,兒臣倒想起一件事,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甄氏出美人,甄宓就是漢末的三大美人之一。
點評:甄嬛最初是不想入宮的,所以她在選秀的時候打扮得非常素凈,刻意隱藏光芒。小說里寫道,當皇帝問她是哪個“嬛”字,她脫口而出說出“嬛嬛一裊楚宮腰”時心里就有點后悔鋒芒太過。上面一段的對話是電視劇改編加上去的,非常仔細的良心劇組,“甄”(zhen)字的讀音跟雍正的名字胤禛(zhen)是一樣的,在古代,避諱皇帝的名字中的字是很重要的,所以太后這樣質疑當然是有依據的,但是這件事對于甄嬛來說根本就不是她的錯呀,所以太后的質疑更像是雞蛋里挑骨頭。甄嬛為何不顧鋒芒畢露的危險也要巧妙辯解,我覺得也是為了她爹未來在朝堂上不被他人以這件事來作為把柄(如果默認了太后的質疑,那么其他人就會抓住這個不放),也能顯示甄遠道良好的家學淵源。
但是同時,太后的話是不能隨便去辯駁的。甄嬛很聰明地用了康熙皇帝,最權威的人的話認證自己的姓氏甄是個好姓氏,有忠貞之士的意思。這樣太后就不好再說什么了。而且回答不卑不亢,再加上皇帝為甄嬛作保,太后也沒辦法了。
啟發: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許我們也會遇到這樣“雞蛋里挑骨頭”的人,但是我們又不可能真的去頂撞她/他們來獲取認同。這個時候很好的一個辦法就是通過第三方的話來解釋對方質疑你的事情,這個第三方可以是對方很尊敬的,也可以是很客觀或者很權威的,總之讓對方知道你的行為是獲得這個第三方認可的,讓質疑你的人無法再這件事上再做文章。比如你的上司因為學歷偏見而質疑你的能力,你就可以拿出公司的招聘團隊或者最終做決定的大boss的來回應你上司的質疑:“老板,您要相信咱們公司的HR團隊都非常專業和高素質的,不會無緣無故招一些沒用的人來浪費公司的資源。我進入公司是經過層層刪選,通過層層考驗的,HR認為我有這個能力和素質來做好這份工作,所以請盡管相信咱們的專業團隊,也請相信我吧。”如果這個沒顏色的上司還要繼續為難你的話,就是在質疑整個HR團隊了。
片段2
背景:敦親王和年羹堯上表加封敦親王生母,甄嬛為顧全大局請皇帝請封諸位太妃,并復年世蘭的位份。太后知道之后,問責甄嬛干涉朝政,甄嬛從容應對免去太后疑心。
太后:菀嬪,你可知罪?
甄嬛:臣妾惶恐不知,還請太后明示。
太后:你好大的膽子,竟敢以妃嬪之身干預朝政。
甄嬛:臣妾不知太后為何要這樣說,可是臣妾實在不敢犯這樣的死罪。
太后:哀家準你自己說,追封太妃一事,你有多少參與其中?
甄嬛:臣妾再年輕不懂事,也知道后宮不得干政。皇上是圣明之君,追封太妃之事,心中早有決斷,豈是臣妾可以左右。臣妾愚昧,以為追封太妃是后宮之事,才敢略說一二句話。若說朝政,是絕不敢有絲毫沾染的。
太后:縱使你無意于朝政大事,你敢說這件事中你沒有半點私心?
甄嬛:臣妾不敢欺瞞太后,皇上是一國之君,總憂心于朝政,廢寢忘食,臣妾得幸于皇上,能夠侍奉左右。若有私心,也是希望皇上能夠萬歲平安,臣妾也能得以眷顧,平安終老。
太后:這點私心,后宮哪個嬪妃沒有。也罷,起來吧。
點評:太后的老練和洞悉實在太過厲害,可以想象年輕時候的太后肯定不比甄嬛遜色。甄嬛與太后數次對話都非常驚險,就像從甘露寺回來時候太后說她的狐媚惑主。這次以后宮干政的罪名問責與她,依然是一次狠厲的發難。一旦甄嬛答得不好,她就會被扣上后妃干政的罪名,以及被太后知道她的目的。甄嬛不慌不忙,思路清晰,她知道要撇清自己的嫌疑,首先就得說這件事的大方向不是她想得出來的(其實想想她一個人就能想出皇帝都想不出的難題的確是比較可怕,太后知道了應該會很堤防她),而是皇上早就圣心決斷的事情,一來捧了皇上,二來免去了嫌疑,第二,她知道太后肯定是知道了她有參與這件事,所以才會問責她,所以她也沒有推卸得一干二凈,而是說自己不清楚,以為這件事只是后宮之事,才敢說幾句,更加表明了自己不敢干政的想法,從而減輕了太后的懷疑。
到后面太后問她有沒有私心那段回答得更加巧妙。最蠢的做法是暴露自己的真實目的和推卸得一干二凈說自己沒有半點私心。在太后這樣的人面前,你說自己有私心反而能夠獲得太后的信賴。但是甄嬛說出來的私心又是一個完全可以接受,讓人理解的私心,這樣一來,太后終于卸下了懷疑。
啟發:在某些情況下,當你通過對方的話語知道他/她確實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消息,對你有所懷疑的時候,這種情況下再全面否定絕對不是一個好辦法。要取得對方的信任,最好的辦法是說一部分的實話。就像太后問責甄嬛是否有私心的時候,甄嬛的回答,你不能說她說的是假的,這個私心絕對也是有的,就是只能往很后面排。
假定這樣一個非常常見的場景,你工作久了想提升自己,但是也不一定就真的下定決定想跳槽,就是在網上刷新了簡歷以期待會不會有更好的機會,但是偏偏你們公司的HR團隊看到了你的更新簡歷,于是找你談話,問你是不是要跳槽,這個時候對方有關鍵證據在手,你全盤否定有欲蓋彌彰的嫌疑,但是如果你全說了這份工作肯定就壞事了,這時候就不妨像甄嬛一樣說一部分的實話:“是這樣的,我暫時并沒有跳槽的打算,只是我一直對自已有要求,希望能夠保持在一個積極上進的良好狀態,在咱們公司工作多年,我有心想申請更高的職位,但是我并不知道在市場上我這樣的資歷是不是達到了我理想中職位的要求,所以在網上做個試驗,雖然比較迂回,卻是很好地從另一個角度來評估自己價值的方式,沒想到反而引起了誤會。但是我也知道你們會看到我刷新的簡歷,可以解釋,所以我也不擔心。”同時,也表明了其實你想獲取更高的職位或者在為更高的職位做準備。
P.S.因為身體原因,已經有一個月沒有寫作了,經過一個漫長的煎熬期,終于緩過來不少了。最近我閨蜜都“討伐”我了,說我老是不更新。我答應她了,10號我一定更新,我做到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