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被我那十六歲的兒子氣炸了。
剛考完初中三的大考,讓他在家休息了兩個星期。 期間有帶他去詢問假期工的空缺。希望借此磨練和培養起他的吃苦精神, 讓他體會一下賺錢的不容易。無奈因種種原因,被應聘者拒于門外。
未放假前,我給他安排了一個訓練記憶力的課程, 卻被他以還未放假和要考試而拒絕了。 趁著現在的空擋, 我又重提這件事。起先,他答應了如果找不到工作, 就開始這個學習課程, 寬限期到十一月三十日。
怎料現在,他突然又反悔了。 以沒有興趣為由, 拒絕上課。 我當下就非常憤怒, 大聲指責他懶惰和沒有誠信。結果他反而更加大聲和大膽的頂撞和狡辯, 還跟我討價還價, 以放假和我不曾規定過為由,要 減少原本已規定的每天四小時學習和閱讀時間。
后來, 想到這個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若我太強勢, 只會引起他更激烈的情緒。于是我只好打脫牙和血吞, 跟他說: “對不起, 可能是我年紀大了,說過忘記了。 這樣吧, 我們再商量一下, 看你喜歡什么時間? 早晚兩個小時, 好嗎?”
哈! 這一招果然有效。他的態度立刻軟和下來。于是我立刻拿起紙筆, 把時間和要做的事情記錄下來, 并制定了違規沒收手機的懲罰。然后, 要他在上面簽名, 把時間和日期也寫下來。第二天, 他就乖乖地坐著上課了。
人在發脾氣的時候, 智商是等于零, 且會不分青紅皂白, 不理對象何人。一旦面對指責,就會如刺猬般, 立即豎起尖刺防衛,不被別人對自己作出人身攻擊。 就像我對兒子懶惰和沒有誠信的不當指責。
就算孩子真的做得不對,他也只會堅持自己的想法,頑強地抗拒父母的一切好意。 多說或硬碰都會引起更激烈的對抗情緒, 且會把事情弄得更糟和把預期的結果推向反方向 。對人不對事的錯誤指責方式,才是激起糾紛的根源。 若當時我懂得換位思考和改變說話的語氣, 就能免除這場母子戰爭。
人亦是自我的動物,期望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當父母把孩子的火爆脾氣按捺下來時,即已掌握了主動權。 此時就應立即拿出解決方案,以尊重的態度和美其名的自由選擇,設局讓孩子心甘情愿地掉入共同制定的規則圈套。最好不要嘮叨和說教。對錯要在以后孩子心情好時或遇上恰當的時機, 才予以討論和糾正。
趨利避害和懶惰的人類天性,會使聰明和愛玩的孩子重蹈覆轍,再次投機取巧和偷懶,就像我的孩子。 父母除了要監督孩子學習,在做得好時, 給予孩子語言上的夸贊,還要在孩子違規時, 嚴厲執行處罰, 決不能心軟。這樣, 他才會吸取教訓, 不再重犯。?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亦是一場共修過程。父母適時的忍讓和道歉,除了能鍛煉自己的忍耐力,亦是樹立孩子勇于認錯的身教典范。不必為了爭論不休, 傷了母子間的感情。讓孩子從沖突中學會觀察和調和自己的情緒,找到快速解決問題的做事方法,是對孩子情商的培養。情商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是一種軟能力。讓孩子學會以柔克剛, 孩子遇到逆境和沖突時,才能輕易平復自己的情緒,不與自己和別人較勁。
肯低頭的孩子, 日后才不會撞頭。 情商高的孩子, 人際關系和生活才會如魚得水。這是父母贈與孩子一生最佳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