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債
Todywu2017-1-22
對于很多人頭痛的問題,不管以什么理由所存在的借貸關系,而借的一方向貸的一方收款,本來理所當然,或者在簽訂或者約定時間內平帳。在中國存在很多民間借貸關系,也有一部分為企業公司之間的借貸關系,其追債的方法層出不窮。在國內同樣存在這些關系,可他們的追債與中國的方法相差太遠,他們就告訴你時間到了要付款了,你就把錢打過去,給出憑證就算完事。這二者之間區別實在是太大,或許我們把這種現象理解成管理體制的健全。但是,在中國,很多夾雜著人情世故,在禮儀之邦來講,很多事情都變得更加藝術化,這也歸功于中國的教育文化,以及諸多的禮儀傳承,有時候不得不佩服我們中華兒女的禮儀。比如中國人追債,又不好意思用國外的方法,于是,七大姑八大姨病了,剛買了房子付了首付,某某要結婚,又或者攤上大事等等,總之,各種理由演繹得淋漓盡致,幾可亂真的,這便是中國文化的魅力,當然,這中間絕對有一部分為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攤上大事了,實在不愿意反目成仇,不得不開口,明知道開口會得罪人,但是,權衡輕重,必須追債。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在中國總感覺追債是件不光彩的事,還覺得自己理虧,這便是千百年來的文化影響,直接導致這種人情味深入骨髓。
關于欠債的心態,有一部分人會覺得他那么多錢,還來追債,我這里欠他的也不多,也不頂什么,似乎覺得欠著是應該的,不覺得有愧疚之心,反過來把欠別人的錢看成是別人的不對。有一部分欠著錢,想著我比你更缺錢花,你沒錢是你的事,我雖然欠你的錢,但我現在也困難,真的拿不出手,你再追我就給你反臉,喧賓奪主!其實大家必須理解一個問題,欠著就是欠著,理應按時歸還或者別人在急用時,即時歸還,無論你是再借也好,自己省吃儉用也罷,必須急人所急,而不是覺得等自己有錢了才是還錢的時候。要知道別人曾經雪中送炭,此時你本應當雪中送炭,你很不應該趁人之危,反過來看別人的笑話,想想對方在當時可以幫助你時給予你的幫助,你不懂得感恩,你到是訴起苦來,這到底誰欠誰的?人家都開口了,你不應該加倍還給對方嗎?還是回頭想想當時你是如何的困難,人家是如何幫你度過難關吧,只要你想通了,你就會覺得等對方開口已經很不好意思了。假如你真的困難,你也可以同時給對方溝通,而不是閉口謝客,更加失禮于人。
為追債而翻臉,追債遇到不懂禮數不懂感恩者,殺無赦!既然大家說到這份上了,這一頁就翻過去,朋友都沒得做,直接追到位為止,也不用什么理由,遇到什么困難都不用多解釋,直接還清債務,不相往來即可,何必費那么多口舌呢?只認錢不認人!因為你想著你當初對他好,而現在你有困難時對方反而數落你的不是,你又何必給他留什么情面呢,這完全不值得這么做,一不做二不休,無論用什么手段,收到為止,從此不再與這類人交往便是,也算是給自己買了個教訓,讓自己以后在這上面多留個心眼便是,別為了這事弄出病來,這樣更加不劃算。當然,在走這一點之前,無論對方多么不講道理,你仍然應當先禮后兵,首先不失禮于人,給對方講清楚追債的緣由,對方理解就好,那就大家來解決問題便是最好的方式。還沒有到萬不得已時,不必要動怒,不必要傷人,更不要相互傷自尊。因為山不轉路轉,路不轉水相逢。做事留一線,往后好相見!
理解欠債還錢者的心態,白花花的銀子,雖然是應該拿出來的,但是,此刻拿出來卻又舍不得的心態,因此,在討債這個問題上,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替對方想想,把對方的心思分析一下,換位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理解對方的真正心理狀態,這樣大家才會相當的和諧,把問題解決,如果大家都在氣頭上,估計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對大家都沒有好處,還給別人笑話,這種做法并不可取,因此,欠債與要債者,大家都要放平心態來處理,日后好相見才是,千萬別以為是別人欠你的,你的嗓門就高,別人欠你的別人就該低聲下氣,這種思維屬于一種病態,往往會把事情弄成僵局,一發不可收拾。有道是“和為貴,和氣生財!”在此希望欠債與討債者雙方都能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風順,生意興隆,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