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的職業是什么樣子的

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是什么樣子?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每個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什么?該學習什么?怎么思考人工智能時代的人生意義,等等。

由此我想到一個長久以來困擾我的問題,就是人工智能會不會引發大規模的失業,這一次的技術進步到底是福音還是災難?關于這個問題,我自己的思考和結論有幾次迭代的過程,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對這個問題最直覺的結論是,人工智能會引發大量失業,當然是災難。你看,富士康都在用機器人了,會取代大量的產業工人;人工智能會看病,這會取代醫生;它還會處理法律文件,這會取代律師等等。

但是請注意,這個直覺的結論并不對,為啥?因為在人類歷史上,有過多次這樣的恐懼,但是事后證明都是一場虛驚。每一次新技術出現之后,都會有人驚呼:魔鬼來了,要取代我們的工作了。你看,蒸汽機來了,傳統織布工人就失業了;火車來了,傳統的搬運工人就失業了。但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種失業是有好處的。新技術出現提高了生產力,人們從過去繁重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從事更有價值的工作。

如果為了保護就業,反對新技術,很多事情就會變得非常可笑。有個段子,上個世紀的90年代,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到一個國家考察,發現工人們在用鏟子挖運河。他就問當地的官員,為什么不用大型機械呢?官員回答:“用鏟子是為了創造更多就業。”弗里德曼作為經濟學家,當即就說道:“既然想創造就業,那別用鏟子,還是用勺子挖吧。”

如果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接受技術進步,一些就業機會當然會消失,但是事實還有另一面,就是會有大量崗位被創造出來。比如說,工人拋棄鏟子,改用重型機械來挖土,一部分工人是失業了,可是機械工業發展起來,那也是需要大量工人的。連同一起繁榮的,還有上游產業, 制造挖土機需要鋼鐵、煤炭和石油生產,這些產業也能創造大量就業。所以,技術進步只會短暫地帶來失業,從長期來看,就業機會總體上是在增加的。

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第一代認知,也是經濟學的一般結論。但是很快,我又覺得事情可能沒有這么簡單,改變了認知。

人工智能這次造成的失業有兩個特征:第一是規模大,第二是時間快。人工智能的技術革新是來勢洶洶,人工智能在某個領域的技術一旦成熟,以現在技術傳播的速度,它對某個行業職位的替代,可能會很快完成。

比如,富士康號稱已經裝備了超過4萬臺機器人,未來可能要達到百萬臺,這得替代多少工人?再比如,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一旦成熟,當然近期不太可能,未來某天一旦技術成熟,中國的上千萬司機可能在十年內就得全部失業。據說,德國人還發明了砌墻機和抹灰刷墻機,據說已經在工地應用,一天就能蓋一棟房子,建筑工人如果失業,這又是一個巨大的產業。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經濟學家們講的,也就是我們剛才介紹的那個效應就成問題了。雖然短期失業增加,長期看會在別的地方把這些崗位損失補回來,但問題是,我們等得及這個“長期”嗎,失去的崗位能補得回來嗎?你想,我們失去的可能是一個流水線上的工人的職位,一個汽車司機的職位,但是創造出來的,可能是一個程序員的職位,一個游戲設計師的職位。

從宏觀來看,這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對于具體的人,就是失業的工人、司機,他可能年歲比較大了,原來的教育基礎也不支持他轉型,他們現學寫程序,也來不及。這么大的規模,這么快的速度,我們的社會準備好承受這么大沖擊了嗎?所以直到今年上半年,我還是停留在這個比較悲觀的結論上。這是我對人工智能和失業這個問題的第二代認知。

但是最近,我又有了新的看法。原因是我聽說了一個新的職業,專門上門疊衣服的疊衣師,啥意思?

你想,每到春秋換季的時候,很多人家就需要把放在外面的衣服整理起來,放進衣櫥,把下一季的衣服拿出來。過去,這是一個挺繁瑣的家務勞動,現在有了疊衣師,打個電話,就會有一位姑娘上門——她所使用的都是經過行家研究,最高效率的手法,一般人需要疊一分鐘的衣服,她幾秒鐘就能疊好。很快,整個衣櫥就整整齊齊,收費只需一兩百元,這位姑娘每天只要多接幾單,就能獲得不菲收入。

這個事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發:新出現的行業,不見得是什么藝術家、設計師、程序員,還可能是各種各樣的服務業。推動這些服務業誕生的,不是技術,也不見得是人才,而是市場需求。只要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這些細分行業就會誕生。我們帶著這個思路,再來看就業市場。像疊衣師這樣的家政服務業分工會越來越細,月嫂、育嬰嫂、催乳師、家庭教師、保潔工、上門廚師、舊物廢物處理等等,這會造成大量的就業崗位。

我還聽說過一個職業,人數很少,服務人群卻很多,做什么呢?組織公司之間的球賽。北京很多上班族都有這需求,周末想舉辦足球比賽,這些專門搞球賽服務的人,全北京據說只有十幾人,他們負責專門訂制場地,提供裁判服務,有時候還組織比賽。雖然每次收費比較高,可是他們服務的人群都是手頭寬裕的上班族,付這些錢還是沒問題的——這就是新創造出來的一個服務性職業,不需要太高的技術,一般人也可以轉型。

你看,這樣的服務業誕生和別的沒啥關系,只和一件事有關系,那就是社會總體財富的增長。

30年前,沒人聽說過洗腳可以是一個行業;20年前,美甲業好像也并不流行;10年前,像我這樣專業做互聯網知識服務的人,好像也沒有。隨著人工智能普及,各行業效率提升,財富將會涌現。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越來越多,他們就有對效率的追求,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將促使眾多就業機會出現,而且是可以無止境地增長。就像凱文凱利在《必然》中說的那句話“人們會在新的生產力水平上發現新工作的。” 學習企業經營管理請點擊總裁商業思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