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人性冷漠釀造的人間悲劇,經(jīng)過媒體報道和公眾號的分析追文,不愛追熱點的我也拼湊出了事情的原貌。為前程似錦的花樣少年命喪黃泉而扼腕;為冷血無情偏執(zhí)心惡的同學少年喪心病狂之殺人行為而驚奇和嘆息;更為社會頻頻爆出的任性冷酷事件而深思。是不是如大家所說,都是由于教育評價機制單一,為分數(shù)論而扭曲了人性,忽略了教會學生科學完整的自我評價和認知?
教育評價固然不完美較單一,但少年的行為更多的是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沒有準確自我認知,沒有科學的自我評價。根據(jù)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階段理論,中學生正處在自我認知階段,需要通過同輩群體來達到自我認可和實現(xiàn)。殺人少年簡單的將同輩成績用來衡量自己,于是走入了人生的死胡同,忘記了自我,忘記了人性和良知,扭曲的心理走上了仇恨同學的不歸路。在這當中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大概就是父母的謾罵和比較,讓天真無邪的少年沒有了樂趣和生機。你我都曾經(jīng)歷少年,也都曾體驗過父母用別人家的孩子驕人的成績來鄙視自己,激勵我們去努力學習,做個積極向上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