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的流水記·?這是第01篇文章
“你能感受多少,就能擁有多少”如此的話,脫胎于李笑來老師《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的一個加餐中的話。
里面實質說的是如何判斷自己文章的好壞。
同時給予了三條基礎常識建議:
NO.1多寫、多寫、多寫
NO.2認真思考所選擇品類的受眾屬性
NO.3寫作是雙向溝通而不是單向表達
但是,我發現,最后這句話給了我很深的印象。
多寫、認真選擇品類,我將這兩點統稱為入門規則,或者套路,一個行業內默認的狀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總是比想象的要困難的多。最后第三點寫作是雙向溝通而不是單向表達,讓我思考良多,畢竟之前我僅僅是將“寫作”(碼字)視為輸出個人想法的一個媒介,并沒有在意對方的感受或者說自己的感受也沒有深入的去探討。
思考自己木訥的性格,對于身邊許多的事情都視而不見。哦~ “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這么想真令人遺憾,錯過了太多的溫暖。
A姑娘看到樹葉從樹上飄飄然落下,告訴我那是落葉耗盡了一生的力氣只為和你打聲招呼親自見一眼;B同學年紀雖小,但對他的女朋友夠體貼入微,自己省吃儉用也只為博女友的笑顏,小心翼翼地準備著小驚喜,后來得知小女票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C阿姨女兒都與我們一同大了,但是自己卻依然在外面努力工作學習積極向上,說自己要從頭來過;D姐人到中年,一直操勞工作事業,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男人與自己共赴婚姻殿堂,驀然回首那男人竟就在自己旁邊守候.....
每每聽到看到身邊人的故事,感嘆自己的貧瘠,也慶幸自己的幸運。足夠幸運身邊還有那么多有靈有感的人,看著他們也就仿佛自己也經歷著類似的事情。突然也就明白了,為什么說父母養子女,撫養子女的同時也是幫助自己重新活一次0-9歲的時光,這些共同成長的經歷,也就是自己的意外收獲。
始終相信,能夠從霧霾中看到自然宇宙奧秘的人比單純抱怨天氣的會更幸福;始終相信,能夠看到天空中圓月背后百年孤寂的人比瞥一眼的人收獲得更多;也始終相信,能夠看到植物在發出聲音的人會比默默行路的人更充滿樂趣。
是這樣子吧,依然想懷揣著一顆溫暖的可感知世界的心靈,去四處感受著,四處尋覓著,四處發現著。
感受的同時,也就是自己和外界對話的過程,也是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不斷的交流與激蕩之中,慢慢竟發現自己知道了解了更多的奧秘,世界正精彩,自己正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