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體的信念和意見的變化范圍
一 牢固的信念
群體的意見和信念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們有堅定且持久的信仰,它可以持續幾個世紀屹立不倒,一個時期的文明可能就是以它為根基的;另一類是一些存在時間短且極易發生改變的意見,它們一般是每個時代自行發展出的一些普遍學說的產物,與此相關的事例有能夠影響文學藝術的各種理論,這些意見大多是表面的,就像時尚,經常發生變化。
能夠稱之為偉大的普遍的信仰的數量是相當有限的,它們的繁榮衰敗與一個文明種族歷史上令人矚目的重大事件密切相關,它們從根本上構建出了文明。
想要一種意見得到大眾的普遍認可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要讓一種信念根植到大眾心中卻非常困難。可是這種信念一旦根植成功,那么想要將它排除,也就變得非常困難,這時候通常需要一場暴力革命來幫忙。
即使一種信念已經處在岌岌可危的狀態下,在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制度儼然還會保持原本的力量,消失的速度仍然十分緩慢。
每個民族長久以來都很明白獲得普遍信念的好處,本能告訴它們,一旦這種信念開始消亡,就表明它們即將衰敗了。
因為這些普遍信念的存在,不論哪個時期的人們都生活與成長在一個有相似的傳統、意見和習慣所組成的基本大環境中,他們無法脫離,也從未想過脫離這些東西的束縛。
人的行為首先被它們的信念所影響,同時也會被這些信念所形成的習慣所影響,這些信念調配著人們生活中所有無關緊要的行為,因此,再具有獨立精神的人也無法逃離這些普遍信仰的干涉。能在無聲無息中操縱人們頭腦的暴政,才稱得上世界是唯一且真正的暴政,因為沒有任何人任何事能與之匹敵。
縱觀整個人類文明時代,人類所了解的唯一真正的暴君,一直都是他們對于已故之人的懷念或者他們為自己編織出來的幻想。
從哲學角度來說,普遍信念通常十分荒謬,但這種荒謬從來不會阻礙它們獲得勝利。
社會主義信念的力量增長也只能到它獲得勝利、開始實現自我的那天為止?;谶@個原因,這種新宗教雖然和以前的一切宗教一樣,同樣以產生破壞性的影響為開端,但在未來它也不能持續發揮創造性的作用。
二 群體意見的多變
P125
哲學家的工作便是鉆研傳統的信仰在這種形勢變化的幕后有什么信念在去支持著他們,在一直改變的意識中找到受大眾信仰和種族特征肯定的成分。
當我們進一步去探討這些易變的意見時,可以看到所有與民族的大眾信仰和情感有關的東西都不具備持續力,逆流不久后就會再次回歸主流思想,與種族的所有大眾信仰或者情感沒有一點關系,這種意見并不具備穩定性,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或許會根據身邊的環境進行改變。
群體中容易發生變化的意見,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要多。
報紙行業原先可以引導意見,后來它們在群眾的團結勢力面前和政府一樣變得不值一提?,F在這個行業的影響力不過是因為他們懂得一味地迎合群眾意見以及大勢之下不斷變化的情況,報紙行業也成為了一個只負責提供信息的部門,從而沒有了讓人們去理解某種觀念或者學說的說服力,它們在大眾思想的變化,始終順其問其自然,由于競爭的必要性,它們只有這一個辦法。
因為它們不想流失自己的讀者,只有密切關注各行各業的意見,才是報社和政府最重要的任務。
任何引導意見的力量都是不存在的,再加上群眾信念的消失,到了最后的結果便是對所有的秩序都會產生最為極端的分歧建議,并且還會讓大眾對一切不明白的事情、影響到它們直接利益的事情,變得漠不關心。
因為現在群眾掌握的勢力越來越大,所以如果有一種意見贏得了比較多的掌聲,而且能夠讓自己被大家所接受,它就能夠很快得到非常強大的專制權力,讓所有的事情屈服在它的腳下。從而,自由發表言論的時代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復存在。
第3卷 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
第1章 群體的分類
有機的或者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分成兩類,一類是異質性群體。包括無名稱的群體和有名稱的群體名稱的群體,例如陪審團、議會,第2類是同質性群體,按照派別、身份、團體和階級區分的群體。
一 異質性群體
他們是由一些有不一樣特征、不一樣職業、不一樣智力水平的個體所構成的。
我們只需要看看看事實就能發現,人作為行動群體中的一份子,他們的集體心理和他們的個體心理有著根源上的不同,而且這些人的智力也會因為這種不同而受到影響。我現在已經了解的是,智力在群體中一點也沒有影響,它完全被無意識的情緒所操控。
一個基礎的因素,即種族的因素,可以讓不同的異質性群體達到一點兒都不會相同的情況。種族因素是人們支配行為最為強大的肯定因素。
種族的氣度對群體性格有著很大的作用,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且約束著群體性格上的變化。我們能夠認為的一條基礎性定律就是,因為種族精神非常強大,群體的次要性格在與之相比較過后就顯得沒有那么重要了。
群體的狀態或者控制群體力量就像是野蠻的狀態,或者用另外一種說法是回歸本質的這種狀態。種族也正是通過獲取組織穩定的團體精神,才能讓自身在更加強大的程度上擺脫了沒有思考能力的群體力量,走出了本質的野蠻狀態。
二 同質性群體
可以分為派別,身份,團體和階級。
派系是同質性群體成立過程中的第一個關鍵,一個派系包括教育、職業和社會積極的歸屬方面大不相同的個體,把他們連接到一起的是具有一樣的信念。所以他們有差不多的教養和一樣的社會地位,比如說軍人和僧侶。
階級的產生是因為它是由不同的個體構成的,和派系不一樣的,使他們結合起來的不是一致的信念,也不是身份群體這種概念,而是由相同的職業,有著各種各樣的利益,生活習慣或者幾乎一樣教育程度的人組成的,比如說中產階級和農民階級。
這本書只探討異質性群體
第二章 被稱為犯罪群體的群體
過了興奮期以后,群體就會慢慢進入一種單純自發的沒有意識的狀態,他們一直承受著各種各樣的暗示支配,所以似乎很難把他們說成犯罪群體,我想保存下來這個并不正確的意義,因為近來一些心理學的探討讓它變得盛行。不過,群體的某些行為,如果僅僅就他們本身的意思來說,無疑是犯罪行為。這樣的犯罪行為就像是一只老虎引導它的幼崽先撕碎一個印度人,然后吃掉他的肉,它純粹是為了消遣娛樂。
一般情況下,群體犯罪的動機常常是一種強烈的行為表示,加入到這樣的犯罪行為中的個體,在事后依然會相信他們所作所為只不過在履行責任罷了,所以這種犯罪行為與平常的犯罪一點兒都不一樣。
例如在9月慘案那些駭人聽聞的慘案中,那群暴徒深信自己是承擔著愛國主義的使命,著手一起搭建起來一個審判臺,和這種運動聯系在一起的是,他們馬上表現出來群體的坦率和極其無知的正義感。
在他們的一切行為表現中,都能看到群體頭腦特有的那種無知和幼稚的推理方式。
第三章 刑事案件的陪審團
陪審團為有名稱的異質性群體提供了很好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也呈現出極易受到暗示以及沒有推理能力的特點。當他們受到群眾領袖的影響時,也大部分開始承受無意識情緒的控制。例如:
第一、構成群體的不同人員在作出判決時,他的智力水平一點都不重要,陪審團便可以為此提供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的是,當一個善于思考的群體被要求對某個不是完全技術性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言論時,智力所起到的影響非常小。比如一群科學家或者文學家,如果只是因為他們組成一個群體這個實際情況,其實并不能夠就一般性問題和一去泥瓦匠或者是雜貨商相差特別大的判斷。
一個好律師的主要心思和目的便是觸發陪審團的情緒,而且就像對付一切的群體一樣,根本不用做出多大的證明,或者只選用非常幼稚的推理方法。
在進行辯護時,一定要多花點心思觀察陪審團。想要保證對自己有利的機會一直存在,律師就要仰仗自己的眼光和經驗,從陪審團的面貌上了解他所說的每句話的效果,可以從中得出自己的結果。第一步就是要確定哪些陪審團人員已經被他的道理所說服,確定他們的贊同不需要費很大的力氣。之后,他就需要把注意力轉向那些猶豫不決和暫時拿不定主意的人身上,盡力搞清楚他們為什么對被告仇視。這是他工作中極其微妙的一部分。因為控訴一個人除了自身具有正義感之外,還可以有許許多其他的理由。
辯護人不需要讓陪審團的每個人都去贊同他的意思,他只需要爭取掌握那些掌握著大眾觀念的最為核心的人物就可以。其實就像一切其他群體一樣,在陪審團中也存在一部分對別人有領導作用的人。
很多作家甚至一些最著名的作家,在這段時間展開了一場反對陪審制度的大型運動,但這是對一個無法控制的群體所犯下的錯誤,這種制度讓我們防止受到傷害的唯一依靠。
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去維護培訓團,因為他們是僅有的一個不能由個人所代替的群體類別,也只有陪審團才能緩沖法律的嚴謹性。
第四章 選民群體
選民群體,即是有權利在限定范圍內選舉某人擔任官職的群體,是異質性群體。
在群體的全部特點中,他們表現出稀有的推理能力,他們沒有一點批判精神,輕信、易怒,并且頭腦簡單,另外,從他們的決策中也可以發現群眾領袖的作用,以及我們說過的那些因素,即斷言、重復和感染的作用。
P155
從哲學角度看,群體權力最高的信條跟中世紀的宗教信條一樣禁不住推敲,可是現在它卻有著和過去信條同樣強大的絕對權力,因此,它就和以前我們的宗教觀念一樣不可戰勝。
由精通多樣學識的人組成的選民,他們的選舉結果比現在的狀況好不了多少,他們仍然會受自己的感情和黨派精神的支配。
群眾選舉權不管是受控還是普遍擁有,不管是在共和制還是君主制下,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都不會有一點兒差異。說到底,它所要說的只是一個民族的無意識的追求和需要。
在每個國家,當選者的普遍意見都體現了這個民族的根本,而我們可以發現,這種根本從前一代人到后一代人,都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多次遇到了種族這個基本概念,因為我們經常碰到這個概念,所以會出現另一種認知,那就是各種制度和政府只能較少地影響到一個民族的生活。
民族主要是受到其種族的根本的控制,即受到一些品質的遺傳殘留的控制,這里所說的根本,就是這些品質的集合。種族以及我們平時生活中所需要的束縛,是決定我們命運的神奇因素。
第五章 議會
在議會中也可以觀察到群體的普遍特點:思維簡單、變化多、容易接受暗示、夸大感情和少數領袖的重要作用。
其最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意見的簡單化,在所有黨派中,基本上都有一種趨向,那就是根據適合所有情況的最簡單抽象原則和一般規律來解決最復雜的問題。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議會更突出地代表了各種極端意見。
議會真正的統治者是領袖,沒有領袖,組成群體的人就什么也做不成。所以,議會中的決定常常只代表了極少數人的意見。
領袖的影響力在較小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提出的根據,在較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名望。
對那些讓經濟社會造成重大損失的領袖,我們也不要過于責難,因為他的多數影響力都是因為聽從了民意,他所做的基本上都是在聽命于民意,所以也會促使錯誤產生。
這里我們所要說的領袖說服的手段,除了他的名聲以外,還包含著一些我們以前講過很多次的原因。領袖如果想巧妙地采用這些方法,他們就要做到了解群體心理,至少要在無形中做到這點:他們還要懂得如何與群體談話。特別是應該了解各種詞匯、套話和形象的神奇力量,他們應該具有非同一般的口才,這包括信誓旦旦、去掉證明的種人和鮮活的形象,然后給予非常不全面的論證。
絮絮叨叨地說著最不可靠的大話,對領袖永遠有好處。
有時也會出現智力較高、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領袖,可是具有這種素質常常對他們沒有好處,反而有壞處。假如讓他們說明事情有多復雜,答應進行解釋和加強理解,他們的智力就會讓自己變得很寬容,這就會極大的減少信徒們所需要的信念的強度和蠻橫。
最著名的演講常常有著讓人驚奇的自相矛盾。
雖然運作一個議會要面臨相當多的困難,但依然是人類現在已經發現的最好的統治方式,特別是人類已經找到甩掉個人專制的最好方式。不管是對于哲學家、思想家、作家、藝術家還是有素養的人,一句話,對于所有組成文明主流的人,議會是最好的統治。
第172頁
下面是對于文明進化的概括,以這些內容作為本書的結尾。
假如我們根據關鍵的線索,對歷史上那些文明的興盛和衰敗的因素進行評價,能得出什么樣的總結呢?
在文明剛剛出現時,一群來自不同地域的人,因為移民、入侵或者占據等原因聚合到了一起。這個人群錯綜復雜,沒有什么能把他們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悠長的時間譜寫了自己的作品,各種小群體慢慢融匯為一個整體,變成了一個種族,那就是一個有著相同特點和感情的群體。在遺傳的影響下,他們變得越來越牢固,這些人組成了一個民族,這個民族又有本領從愚昧中解脫出來。可是只有在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奮斗、不停歇的爭斗和多次的反復,進而使其找到了某種夢想以后,它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構成一個民族。
在此時期,一種包括了各種規范、信念和藝術的新文明就此誕生。在追求自己夢想的路途中,這個民族會漸漸獲得一些建功立業所必備的素質。那以后,一個文明在到了一定的強大和繁雜程度后,它就會止步不前,然而一旦止步,它就必然會衰敗,進入老年期。
這個不能逃避的時刻,總是以種族支柱的夢想的衰弱為特征。和這種夢想的軟弱相呼應,在它的鼓勵下產生的宗教、政治和社會結構也開始變得不穩定。
隨著這個種族的夢想不停地破滅,它也漸漸沒有了令自己團結的因素。人的個性和智力能夠增強,然而這個種族群體的自我意識卻慢慢被個人自我意識的過分發展所替代。與此同時,還伴有性格的漸漸弱化和行動力的變差。原本是民族、聯合體、整體的人群,結果成了一群沒什么凝聚力的個人。因此,國家開始起到了令人矚目的作用。
在追求夢想的路途中,從不文明狀態發展到文明狀態。隨之,當這個夢想沒有了長處時,就會衰敗和消失,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生命循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