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老的《圍城》,是一本拿起就放不下的書,最難受的是:讀一次,陷一次,恨一次。
于是情緒堵心頭,半天也不走。
** “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yè)也罷,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道破了人世間永恒存在的無可奈何,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 1.**
一切做長輩的都不愿意小輩瞞著自己有秘密,把這秘密哄出來,逼出來,是長輩應盡的責任
在某一方面,我始終認為方鴻漸是一個無情無義的渣男,以他的家庭條件,根本無法給于他留學奢靡生活,幸而有一位老丈人支持與付出。
不懂感恩,不知上進,還理所當然以為自己足夠特別、偉大。
與長輩的代溝,自古就有;何況人也沒有特別過分參與打擾他的生活,簡單詢問嘮叨,可能語言確實顯得庸俗,甚至傷及一點那可憐的自尊;但也不至于就從此老死不相往來了。
2.
結婚無需太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已經夠結婚的資本。
方鴻漸用“世間哪有什么愛情,純粹是生殖沖動”安慰自己失去的愛情,特別有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模樣,忘了在追求唐小姐時“最初,約著見一面就能使見面的前后幾天都沾著光,變成好日子”春風得意般姿態(tài)了。
于是,無法與真愛在一起,就似阿Q安慰自己,社會亦是如此,結婚無需愛情,只要不討厭彼此就行;檢驗的標準可以通過旅行,先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仆仆以后,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只是,他的婚姻終究沒能如預料般,平靜一生。
3.
好比兩條平行線,無論彼此距離怎樣近,拉得怎么長,終合不攏成一體。
不愛就不愛,何不及時說清,總是希望有個備胎。
但我總覺得蘇小姐在錢老筆下算是幸運的人,他賦予方鴻漸這個一無是處懦弱的人,在蘇小姐愛得卑微時,讓他與唐小姐相遇,從此便注入了勇氣,學著拒絕。
幸好被殘酷拒絕,才可以快速委身于一個無愛的婚姻。畢竟,與一個愛自己的人結婚,總比與一個自己愛的人曖昧糾結更加適合。
愛情,不會期待和幻想,就不會失望;人生那么長,總會為自己找點快樂,日子才會好過。
所以出場順序很重要,孫小姐就很悲哀可憐了。正好出現(xiàn)于方鴻漸與真愛失之交臂,對愛情不再抱有幻想后。
不真正拒絕,總讓人覺得有一絲希望在燃燒,所以孫小姐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撐起兩個人的在意;吵架、打架、爭風吃醋,累壞了自己,也玩味了歲月。
4.
人生的刺,就在這里,留戀著不肯快走,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
錢老透過方鴻漸用“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后,你總發(fā)現(xiàn)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道出一段不平等婚姻的殘酷。
感情是最禁不起折騰的,尤其是還摻雜了許多猜忌,便更容易被瓦解。
不知不覺在相處里原形畢露;無法被接受。
所以讀完這本書,好多話都想摘錄。覺得無奈,又不得不點頭稱贊其精妙。
不管它鳥籠罷、圍城罷,像我這種一切超脫的人是不怕圍困的。
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全都無處可用。
尤其是像我這樣不把頭撞得血流成河,誓不會轉身回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