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摘自大J《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
? ? ? 記得我第一次出國讀書時,受到的最大種擊就是得國外的學生都敢于表達自己,也愿意表達自己。老師布置作業時不會追求所調的標準答案。你說得有理有據、邏輯清斷,就可以得高分。這對于從小移受國內教育,凡事都追求標準答案的我來說,實在是太不一樣了。記得段的老師總是
? ? 跟我說一句話:“ You need to have your point of view.(你需要有自已的觀點。)
? ? 小D出生后,我更加有意識地去觀察其他孩子,發現國外的孩子即使再小,都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常常愿意表達和父母、朋友不一樣的觀點。我在想,到底什么樣的環境才能培養獨立思考的孩子?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咨詢了小D的認知老師。
? ? 每個孩子從會說話起,就常常提出“十萬個為什么”。如果家長和老師多掌握一些提問技巧,啟發孩子進行更多的思考,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對錯”的層面,就能有效幫助孩子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小D的認知老師跟我分享了ー個思考能力模型,這是不少北美頂尖學校對老師培訓的課程之一,對于家長具有很好的參考意義。
思考能力的6個層次
? ? 心理學家 Bloon曾經對孩子的思考能力進行分類,從低階到高階,共分6大類;并提出孩子的思考能力都是從低階向高階發展的,只有掌握了低階的能力,才能掌握更高階的能力,逐層提高,一直發最到最高階。
? ? 下圖的模型(即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估、創作)自下而上展示了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到最高階的思考能力。從模型中可以看出,我們通常習慣問的“記住沒有”“對不對”等,屬于低階的思考能力。一般來說,孩子的思考能力不會自動提高到新的層面,這期需要有“誘因”,也就是需要教育環境的激發,而這當中最關鍵的,就是老師或家長是否有意識地針對低階層面的能力進行“啟發式”提問,來鼓勵孩孩子向高階的思考能力發展。
思考能力模型的應用
? ? 不管你的孩子多大,這個思考能力的模型都是適用的,其實對于成人的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下面就以大家都很熟悉的《小紅帽》的故事為例,來說明在每個層面該如何通過提問來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思考能力。
? ? 第一層:記憶
? ? 在這個層面,孩子通過記憶可以復述書中的基本信息,可以回答一些關于書中人或物的基本問題。
你可以這樣提問:
? ? 小紅帽要去見誰?
? ? 小紅帽手里提的籃子里裝著什么?
? ? 她穿了什么樣的衣服?
? ? 提問關鍵詞是“誰”“哪里”“什么”“多少”“什么時候”“怎樣”等登清信息內容的問題。
第二層:理解
? ? 在這個層面,孩子能夠理解故事的含義和事情發生的先后順序,可以用自已的語言非常簡單地說出故事的梗概。
? ? 你可以這樣提問:
? ? 為什么小紅帽需要穿過森林?
? ? 為什么大灰狼要穿上奶奶的衣服?
? ? 這個故事主要說了什么?
? ? 提問關鍵詞是“復述”“主要觀觀點”“為什么”“有什么區別”等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回答的問題。
? ? 第三層:應用
? ? 在這個層面,孩子有能力進行初步的融會貫通。也就是說,他可以把其他場合中學到的類似知識跟從這個故事中學到的知識和信息聯系起來。
? ? 你可以這樣提問:
? ? 如果小紅帽是和朋友一起去看外婆,會發生什么?
? ? 森林里很黑,還有什么情況下也會很黑?
? ? 小紅帽是步行穿過森林的,除此之外,地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到外婆家?? ? 提問關鍵詞是“有其他什么情況是一樣的”“如果……會發生” “還有……方式”等。這個層面的提問精隨在于啟發孩子把其他場合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當下的故事中,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 ? 第四層:分析
? ? 這個層面的提問應該鼓勵孩子開動腦筋,充分收集證據來支掉自己的觀點。
? ? 你可以這樣提問:
? ? 如果你是小紅帽,你做的會和她有什么不同?
? ? 為什么獨自走過小樹林很危險?
? ? 提問關鍵詞是“你的觀點有什么不同或為什么一樣”“你可以從中發現什么”等。這個層面的提問給孩子提供了不同的場景,鼓勵孩子跳出故事情節本身,對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重新組合,挑選出重要的信息來得出自己的結論。
? ? 大ー點兒的孩子會在學校參與辯論,辯論是針對這個層面思考能力很好的一種鍛煉方式。平時在家父母也可以有意識地跟孩子進行這樣的“辯論論游戲,還可以交換角色來進行辯論。
? ? 第五層:評估
? ? 在這個層面,孩子會對自己得出的結論進行評估,或者維護自己得出的結論。
? ? 在這個層面,你可以提出有關個人觀點的問題:
? ? 你覺得大灰狼欺騙小紅帽的做法對嗎
? ? 你會對小紅帽提出哪些建議?
? ? 提問關鍵詞是“你認為是對的或錯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等。當孩子給出一個答案后,你需要追問“為什么你覺得是錯的或對的”。對于更大的孩子,可以問:你覺得作者在描述這個故事時是否有什么錯誤?在整個故事展開的過程中,是否出現了前后矛盾的情況?
第六層:創作
? ? 在這個層面,需要鼓勵孩子發揮創造力,或者基于現在的故事情節對故事進行“二次創作”。可以要求孩子根據現有的信息重新創作一個新的結尾,或者完全改編整個故事情節;也可以鼓勵孩子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一首詩或者一首歌曲。
? ? 認知老師的這次分享對我具有很大的啟發。回想我以前的學習經歷和父母的教育經歷,大部分老師和家長的提問大多停留在下面的3個層面,極少會涉及上面的3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