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imon ? ? 來源:快鯉魚
當Caleb Merkl還在商學院讀書的時,他就想開一家餐廳。但每個人都認為他瘋了,因開餐廳的成本很高,而且很容易失敗。Merkl當然知道別人是對的,但目前還是開了一家,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確實是個“餐廳”。
近日在紐約曼哈頓成立的Maple是一個應用。但從很多方面來看,它都像是一家“餐廳”。Maple中有22個廚房員工,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廚師David Chang和行政總廚Soa Davies(曾在米其林星級餐廳工作)訂制了一份輪換的菜單,用來提供新鮮的食品。每天,這家公司都像普通餐廳一樣為用戶提供豐富的食物。
但事實上,你卻無法前往這家名叫Maple的餐廳,它甚至可以說是不存在的。唯一享受Maple食物的方式就是使用它們家的應用。Maple想用技術手段來解決,開一家區別于普通意義的餐廳。
Maple所采用的方式,將它與很多其它初創公司區別開來,這些公司不會自己提供食物,但它們也想改變餐飲行業。現在有不少餐飲遞送服務,比如Seamless和Delivery.com,它們僅僅是將消費者與餐廳相連接;而Blue Apron和Plated等公司則是向消費者提供預先準備好的食材,供他們在家里烹飪;另外還有Postmates之類的消息類應用,讓消費者向原本不提供外賣服務的餐廳預訂食物;我們熟知的Uber也有外賣服務。
但Maple所做的完全不同,它想解決的是這樣的問題:如果消費者不能去一家餐廳,那這家餐廳應該是怎么辦?對Maple的創始人來說,回答這一問題,就像傳統餐廳思考選址和裝修問題一樣,思考什么樣的外賣服務才能提供更好的體驗。
Merkl認為,一般的餐廳不會怎么考慮外賣,因為它們沒有這方面的預算和時間,來考慮打包和路線等技術問題。但Maple所要做的就是讓外賣服務的體驗更好。
重新設計的餐廳
一切從廚房開始。一天當中,Maple僅提供三種午餐選擇,費用12美元,包括小費和外賣費;晚餐也只有三種選擇,總費用是15美元。由于提供的食品各類較少,廚房工作人員就能專心提高質量和速度。Maple想在每一個它服務的社區都開一個廚房,這將能減少外賣送達的時間。現在,Maple只有一個廚房,而且僅服務曼哈頓人口稠密的金融區,當然這一切慢慢都會改變。
雖然Maple的地理選址提供了不少便利,但真正讓它的工作模式成功的是所采用的技術,這一技術也幫它獲得了22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者包括Thrive Capital和Greenoaks Capital Management。Maple所用的技術經過重新開發設計,在收到應用上的訂單后,廚房員工并不會像傳統上那樣先來先做。Maple的技術會根據后續的訂單來對訂單進行優先處理,從而保證快遞員工能走最有效的路線。
在快遞員工送餐的過程中,Maple的應用會時刻追蹤他們的位置,測量速度,以確定騎車需要多久,走到消費者的位置需要多久,哪條街流量最大,哪個建筑需要的送餐時間比其它地方多。應用會處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并用于未來的路徑優化。隨著時間的推移,系統效果也會更好。
也正是這一技術,讓Maple吸引到了投資。
完整的包裝
Maple所使用的方式不僅有科學,還有藝術成分。很多人都遇到過外賣送來的包裝上沾滿油污這樣的情況,但Maple在包裝上也下了一些功夫,讓它適合外賣形式。Maple測試了很多現成的包裝,以找到能承受熱量,節省空間的方法。他們甚至還聘請了前現代藝術博物館助理創意總監,讓其設計品牌。
Merkl表示,餐廳有資產但不怎么考慮外賣,而Maple由于沒有傳統餐廳的物理空間,所以在做食物時要特別用心。
當然,作為一家餐飲公司,最重要的還是食物。而Maple的食物也絕對令人滿意。Chang就是公司中,任何技術都比不上的資產,他是全球著名的廚師。Chang從一開始就很認同Maple的理念,他并不是那么在乎自己工作的地點,更在乎的是食物會到達什么地方。
不是一家技術公司
盡管放棄成為一家有門店的餐廳會帶來很多好處,比如減少開支,更容易擴張,但這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在最開始,Maple還是需要很多員工,是地傳統門店中的服務員,而是快遞員。現在,Maple有一去32人的快遞團隊,而且這僅僅是服務一個社區所需的人數。隨著公司的擴展,員工也會越來越多。
另外,為了讓公司的技術發揮作用,Maple需要服務于人口密集的地區。這意味著Maple只能在大城市出現,而且即使是在大城市,它也只能服務于擁有大量訂單的區域,從而才能讓公司運轉更加高效。這也是為什么Maple僅會在金融區有大量用戶群后,才會擴張其它地區。
盡管Maple不會像其它科技公司那樣迅速擴張,但至少成長速度會比傳統餐飲公司要快。這也是Maple的特點所在。
Merkl表示,現在很流行的說法是將自己看作能提供任何服務的平臺,但Maple真正想做的是成為一家食品公司。“我們不是一家科技公司,或物流公司,或為了成長而成長的公司。我們的自然成長會偏慢,因為我們要做的是建立信任。”
——————————————————
沒不過癮?獲取更多創新、創業的好玩資訊,請關注“快鯉魚”微博、微信號。
微信訂閱號搜索:akuailiyu(快鯉魚)
微博公眾號搜索:快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