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書育人,名利心太重,不是好老師。講的好,本來就是這樣。現在很多優秀教師名師教學能手,并是真正意義的好老師,他們只是功利心很重的人,看重名利,并不一定真的關心學生,甚至不惜違背教育規律,違反教育法規,甚至傷害了學生。
教育要順其自然尊重教育規律,適應并尊重學生認知發展規律,不能強行要求爭第一考一百分,那樣是拔苗助長。學生考九十多一百分那很好表揚一下,考六七十分也是掌握了一定知識但,有不足可以鼓勵一下,查漏補缺爭取下次進步。學生不及格就分析原因幫助學生改進提高,佛系的老師才是能真正幫助學生成長的老師。
1)上課不遲到,還要早兩分鐘候課;下課不拖堂,不影響學生課間休息,不影響下節課老師上課。
2)從來沒有得過什么先進。
3)不去校外講課賺外快。
4)發表的文章可集結成書,但不去搞自費出版。
5)認真備課改作業。
6)同事需要幫忙的,盡己所能盡量幫。
7)做事有底線。
符合上列各條,算不算佛系?
“佛系教師”放棄各種爭,爭什么,拼什么,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品茶看書,恬然多活十年,不亦快哉!
“佛系教師”深諳教育之道,知道人的成長與家庭教育理念、天賦、機遇、學習出發點、自身努力有關;尊重學生成長之律,不拔苗助長,內心守候一花一世界的種子的發芽、出苗、拔節、開花……
“佛系教師”是當今龐大教師隊伍中的清流,最能體現傳統知識分子的高風亮節。
有人說淡泊名利和佛系是兩個概念。一個是積極的,一個是消極的。其實這兩個詞就是一個意思嘛。就像以前我們看電視劇,自己人咱們說聰明,不是自己人(敵對的)我們就說狡猾。
佛系挺好的,可能有些家長知道小孩不肯學,自己又無能為力,只能寄希望于老師天天抓他的孩子背誦默寫單獨輔導,老師一視同仁,家長反而覺得對自己孩子不夠重視。
佛系意味著放棄自身利益,這種老師最值得尊敬。
佛系老師,不評職稱,不爭先進,班評分盡力就好,不因為成績差的學生影響班評擠兌學生,但是對本職工作認真負責。
對學生負責,因為這樣對得起天地良心,不能誤人子弟。不因為想得什么獎,公開課上成表演課,事先編好臺詞,教學生弄虛作假。
對學生鼓勵為主,因為多鼓勵學生,學生心情好我也心情好,效果也比較好。
注重過程,看淡結果。對成績好和成績不好的學生一視同仁,事實證明,成績好的學生有些畢了業就不認識你老師了,相比之下,成績不好的學生,倒是到什么時候都和老師都比較親近。記得老師的好。所以現在在“佛系教師”眼里沒有“好”與“不好”的學生,只有懂不懂“人事”的學生。心態更平和了。
都佛系了,成績該好的好,該差的差,才符合自然的規律。都佛系了,國家才會選拔出真正的人才,各種人才會涌現出來。佛系了就是順其自然。
雙減政策下,需要更多這樣的所謂“佛系”教師!
教師也是普通人!上班時要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下班后要修心、安享生活!
有些過度在乎名利的老師,拼出成績,對后進生特別唾棄的。教書育人,名利心太重,不是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