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辦公室里突然聊起某位新進同事是研究生的話題,一位同事說:“研究生很厲害哦!”,另一位同事立馬反駁:“不覺得,至少我認識的大部分研究生都不怎么樣,既不會做事又不會做人。”
我在旁邊聽得真不是滋味,雖然知道那位同事并不是影射我,但他說的情況確實存在。
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關于考研意義的文章,收到不少評論和簡信,有的不知道該不該考研,有的不知道考什么專業,有的不知道報哪間學校,大多處于一個迷茫期。
我還是同一個觀點:如果有好的工作平臺,或者說所學專業偏重實用性,或者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那我的建議仍然是首選工作而非考研。
除非你真的目的明確,立志鉆研學術。
我下面說的內容可能更多的是關于現實和功利,但并不是要否定我之前所謂考研的意義,只是希望大家對自己的人生規劃能夠更清晰一點,迷茫少一點。
1、考研只有意義,不論成功
人生是需要理想的,理想可以支撐我們抵抗孤獨和寂寞,可以最大限度的豐盈我們的生命。
但理想是分階段的,相信每個人在各個階段會有不同的人生理想,或者再說得實在一點吧,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不一樣的奮斗目標。
譬如,高中的奮斗目標是考上一所理想大學,本科的奮斗目標是畢業時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繼而是找到一位合適的伴侶、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以及獲得地位、財富、權力……等等。
而考研,真算不上是人生理想,它頂多是某個階段的奮斗目標,甚至只是一個很小的目標。
即使你考研被錄取了,它代表的也不是成功,它的意義更多在于戰勝自己,是精神層面帶給你愉悅的勝利感。
而在現實生活中,考上研究生,只不過是一個新起點而已,它不一定會通向一條你原本預期的道路,甚至會讓你悔不當初。
研究生的日常你認真了解嗎?研究生到底在學些什么,你清楚嗎?
千萬不要等到考上以后,才發現,你根本不適應這樣的日常,也根本不想學那些干巴巴的理論。
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多數的人考研,并不是為了做學術,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起點,好在碩士畢業的時候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說白了,就是讀本科時自己估量著找不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期望讀完碩士之后,可以找到。
那就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碩士畢業的時候,你可能仍然找不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如果你考研并不是只為了工作,同時也是為了開闊眼界,提高自身素養的話,那你畢業的時候就不要自視甚高,以為自己已經高人一等,最好還是把自己當成本科生一樣,踏踏實實的從基層做起吧。
我這些話更多是從心理接受層面上說的,不是說研究生都沒有好下場,而是建議你能做好最壞的打算,那么即使面對糟糕的局面,也不至于崩潰吧。
如果有很好的結果,那就當成一個驚喜來對待,會更有利于你讀研的心境。
2、讀研不會一帆風順
讀研讀的是什么?請務必問清楚、想清楚了再決定是否考研。
考上之后,等待你的就是無比枯燥的理論、日復一日的實驗、永遠分析不完的數據以及一篇接一篇的論文、報告。
只有少數專業有實操的機會,譬如醫學。
讀研的時候會受到那些沖擊?
你本科的同學可能已經晉升為部門領導了,創業的同學已經斬獲第一桶金,而你還在圖書館里為畢業論文撓破頭皮。
“白天愁論文,晚上愁嫁人”是許多女研究生的真實狀態。
男研究生會好一點嗎?不會,因為他們白天晚上都在愁論文。
如果跟了一個好的導師,確實可以教給你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說不定還能在就業的路上幫你一把。
但是這樣的好導師,真的太少了,每個學院就那么兩三個,報考的時候已經擠破了頭,就算有幸成為他們的門徒,幾個同門之間有多少的勾心斗角?你敢不敢想象一下呢?
我真不愿意把話說得過于直白,但這就是現實。
3、碩士畢業又是一道坎
我曾經的研究生同窗們,即使第一輪答辯沒通過的,到最后也都畢業了,但卻不是每一個都走上了好崗位。
有少數人目前從事的行業和職位,就算是本科生也能夠輕松勝任,別說發揮專業特長了,就連個人水平也展示不出。
我有一個親戚,在某省重點小學當教師,她的學校前幾年新聘人員中有一位碩士研究生,因為無法勝任工作崗位,導致嚴重抑郁癥,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
聽到這樣的消息,讓人扼腕痛惜。
我不得不告訴你,目前我國的現實國情——本科生連年擴招,碩士研究生連年擴招,但博士沒有擴招,甚至縮招。
這樣的現實會導致什么問題?顯而易見。
本科生太多了,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一部分找不到滿意工作的本科生選擇考研。碩士研究生也在擴招,結果碩士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變得越來越嚴峻,而博士縮招,這就堵住了一部分碩士的出路,逼得絕大部分的碩士畢業生只能選擇就業。
而適合碩士研究生的職位畢竟有限,因為大多數企業更愿意用更低的人力成本招更多的基層員工。
這就促使一部分碩士不得不降低就業標準和期望,往“下”找工作,甚至去跟本科生、專科生搶工作崗位。
所以我們的社會出現了許多研究生當小學教師、研究生當鄉鎮公務員的事例。
怪誰呢?
尤其是缺乏社會關系的又出身寒門的碩士生,在找工作的人潮中,往往就是被人推著走,幾乎由不得自己選擇了。
所以為什么,我建議家庭條件不好的本科生,還是首選就業了。
4、先就業再考研不失為好辦法
針對部分考研希望渺茫的、專業不適合考研的,或者家庭條件不好的,但又非常迫切想要提升自身層次,想進入更好的人生平臺的本科生而言,建議先就業再考研。
讀研,任何時候都不會遲,只要你愿意。
就業后讀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職研究生,一種是參加全國統考的全日制研究生。
如果你對工作單位比較滿意,工作又穩定,經濟收入有保障,那么報考在職研究生是最好的選擇,考試更簡單,讀研也不需占用過多的時間,只不過學費貴一點,周末忙一點,最然作為第二學歷,但同樣可以增長見識,提升自我。
如果你對工作單位不滿意,那就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復習,參加全國統考,雖然會很辛苦,但是可以積累人生閱歷,也可以提高第一學歷。
很多碩士研究生導師更愿意招有工作經驗的考生。
所以,不要以為你在社會上工作,就考不過那些象牙塔里的學子,擁有基層工作經驗,其實是你獨特的必殺“武器”。
不但可以贏得部分導師的好感,而且在做學術過程中,你的視角必定比缺乏社會經歷的同學更獨特,你的思考也必定更深刻。
寫了這么多,忽然想起自己當年研究生開學的第一天。
秋高氣爽的時節,耳畔有微涼的輕風。
我滿懷喜悅,到研究生處報到。走廊里偶遇一位可愛的同班同學,我告訴她:
從我們這一屆起,原本兩年的學制要改為三年了。
她高興的笑著回答我:
那更好啊,這樣我就有多一年的時間認真做學術了!
那天的我并沒有笑話她,今天的我卻陷入了深思。
但愿每一個考研的你,都能在認清現實之后,還擁有奮斗的勇氣和堅持的動力。
考研不代表成功,但你若能清晰的了解自己的需求并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那不管考還是沒考,考沒考上,都是一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