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常樂》作者:瀟湘情緣
作品類型:隨筆
時光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
來到這個世界幾十年了,總是行色匆匆,疲于奔命。在期望上蒼青睞的同時,不斷勉勵自己奮勇拼搏,可是奮斗的結果總是離自己的期望相差甚遠。比如說,十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卻因不是名牌高校而苦惱;終于有了一份工作,卻嫌收入太少而悶悶不樂;好不容易娶上老婆,左看右看總不如別人老婆漂亮還長吁短嘆,買了房子欠了一屁股帳,卻還做著白日夢,夢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住進別墅豪宅。這時候我突然可怕地發現兩個問題:一是自己的欲望是無窮的,二是“夙愿成真”那只是別人盛宴上的一道佳肴,只可遠觀不能近嘗。
直到有一天我分配到干休所,工作了一段時間才明白了一些道理。記得第一次和衛生所長到醫院去看望生病的老干部,看到他們在病床上痛苦呻吟,覺得自己擁有健康好幸福。第一次到殯儀館送別老干部,看到躺在冰冷玻璃棺材中的遺體,覺得自己活著真好。第一次陪自主擇業的轉業干部到人才市場參加交流會,看到好多的大學生為了600元的工資苦苦自薦,招聘單位那一雙雙高傲的眼睛里閃著冷漠的挑剔的目光,將我的心刺痛了,覺得自己能夠擁有一份工作真的好幸運。有一天陪著老婆去做婦檢走錯了門,看到前面長長的隊伍竟然都是小女孩,一打聽才知道她們在等著打胎。想到她們腹中的小生命馬上就要在黑暗中夭折,摸摸自己的腦袋,望望外面的陽光,想想自己還能有幸來到這個世界感覺真是太幸福了。
五年前我在大街上看到一個失去雙臂的殘疾人,他坐在地上用嘴巴叼著一支毛筆翰墨飛舞,不少行人在他那個破碗里丟硬幣。我仔細地觀察了一下他的神色,發現他在道謝的同時卻是一臉的怡然自得。我感覺好奇怪,于是對他說,“老師,你回答我一個問題,我送你50元。”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小伙子,回答問題我不收錢。”我不好意思地說,“說一句傷心話請你原諒。你都這個樣子了,為什么還那么高興?”他淡淡的一笑,“小伙子,我送你四個字,知足常樂。”那張50元鈔票隨風飄落到那只破碗,我轉身疾步離去,身后傳來了婉拒聲。
我不覺豁然開朗。
圣經云:你出自塵土,必歸于塵土。我頓悟:既然有幸來到這個世界,何必計較個人得失而設計美好行程呢,即使將來歸于塵土,也將坦然自若呀,因為有一個殘疾人他告訴了我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知足常樂。
一名熱心匿名好友:因為知足,所以安于現狀,知足在對待物質享受的態度上,不失為一種優秀品質,從兩一意義上講“不知足者常樂”更是一個得提倡的精神,在事業上“不知足”是奮斗者的哲學,開拓者的寫照,只有不安于現狀的人,才會在奮斗中嘗到創造的樂趣,才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愛迪生之所以有一千多項發明,被譽為“發明大王”就是因為總是在“不知足”地不懈努力,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因為知足,人們容易滿足現狀,小富即安,不思進取;因為知足,人們便很容易放棄拼搏與努力,也就失去了繼續攀登高峰的動力,不求上進。格魯夫·克利夫蘭曾兩度出任美國總統,可他剛開始時只不過是一名商店的售貨員,如果他滿足現狀,以為當好一名站柜臺的售貨員能夠養家糊口便足矣,那么,他就不可能成為美國總統;世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出身貧寒,他剛進入企業界時只不過是一名鍋爐工,如果他僅僅滿足于燒好鍋爐,當好鍋爐工,那他至多不過是名稱職的鍋爐工,不可能成為世界鋼鐵大王;福特是一名農莊主的兒子,他的父親希望他成為一名農民,然而不滿足于現狀的他,卻身無分文地跑到了城市里闖世界,經過一番拼搏,終于創立了他的福特王國。
現在人們把知足想成了一種啊q精神一種空想可笑的心態,人們已經扭曲了知足的含義原作者的本人意思是:“一個人活在人世間,在人生的生活當中,必須要有足夠的生活經驗【智慧】,才能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找到足夠的樂趣【快樂】”。也就是說;人在生活當中,必須頭腦里有足夠的社會經驗,只要是人類社會上所要發生的或者將要發生的,或者未來將要所發生的一切事物,你都知道,而且;你都會應對,你就能在每一件,你所做的.所判斷的.實施正確的結果中,得到自己的樂趣!而這種樂趣會。不斷地發生在你的身上,是因為就你懂,就你會,而且這種樂趣,別人是不可替代的{簡單的講:不管任何事物,只有你比任何人都強,才能常常有樂趣}。簡單解釋:知識充足的人,才會常常有樂趣。可以想一想說出知足的那些人那個不是在某些領域獲得了成功的,哪有空談的,再看看空談理想抱負的人那個真正的有理想抱負。沒有物質上的滿足談什么精神。物質有了保障精神上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去。
最后我想說廣大女孩子們你可以什么都沒有但是你的經濟一定要獨立不然你真的是什么都沒有了。
說點題外話上高中的學子們不要相信什么高一是玩高二再好好學的鬼話,高一是基礎,高二是提升,高三是鞏固。加油吧!衡水一中的一就話: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至少現在學習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出路。